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傳遞喜慶歡樂的節日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春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5 11:58:44  


隨著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臨近,熱鬧的倫敦唐人街挂起各式燈籠,營造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中國人為甚麼把今年叫虎年?中國年為甚麼與動物有關?中國人好可愛啊!特別喜歡動物嗎?中國人過春節為甚麼要掛燈籠?為甚麼要舞獅?為甚麼要放鞭炮?”相信很多外國人都和28歲的美國姑娘米歇爾.希薩克一樣,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農曆新年——春節。

  伴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力增強以及海外華僑華人地位不斷提高,春節,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節日,已經從中國走向世界。每年春節期間,無論你身處天寒地凍的紐約、驕陽如火的悉尼,還是倫敦、雅加達、溫哥華和利馬,同樣可以見到人們在歡慶春節——掛燈籠、點香燭、吃餃子、舞獅和燃放焰火。

  寄託人們相同的情感

  曾在紐約唐人街見過華人過春節的希薩克說:“華人過春節與西方人過聖誕節非常相似。過聖誕節時人們會舉辦聖誕聚會,向親朋好友報平安,而華人則在春節期間放鞭炮、走親戚。”在她眼裡,春節與聖誕節很相似:分散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忙碌了一年的家人紛紛趕奔以父母為中心的家中團聚,互訴衷腸,分享一年的喜怒哀樂。

  “中國春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和我們這裡過的聖誕節十分相似,主題都是家庭團聚。不管時代怎麼發展,人類的情感和心靈始終是相通的,”加拿大聯邦政府國會議員鮑勃.德克特說。在德克特的印象中,“中國春節總是伴隨著濃濃的親情,當然還有熱鬧的鞭炮聲和美麗的焰火。我的中國朋友告訴我,這昭示著來年的豐收和好運”。

  在加拿大多倫多一家諮詢公司工作的內爾說: “我從一些中國朋友那裡知道了春節,並且還參加過他們的家庭聚會。當收到裝有‘壓歲錢’的紅包時,小孩子和年輕人會變得很興奮。這讓我想起了當我在聖誕節收到禮物時的感覺。”

  韓國人林炫知沒有親身經歷過中國春節,她所了解的春節是從韓劇中看到的。在她的腦海里,中國的春節就是很多很多人,坐在返鄉的火車上期待與家人團聚。在中國學習過半年的金知恩則在長春的同學家吃過春節餃子。她說:“大家圍在桌子前,一邊包餃子,一邊聊天,在外工作的孩子們都回到家,把自己一年在外的工作情況向家人講述。”從中國的春節,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人對親情和團圓的重視。

  歸鄉的情,團聚的心,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萬里之遙的秘魯大學教師歐亨尼婭.蒙特顯然感受到這種共通的感情。蒙特說,中國的春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是中國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聚會,大家要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就像我們秘魯人過聖誕節一樣。

  傳播中國文化的載體

  母親是美國人,父親是英國人,自己在瑞士出生長大,20歲的小夥子有個中文名字叫李牧,現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係中文專業就讀。李牧說,他在中國並不感覺自己是外國人,他喜歡所有中國的傳統節日,而中國的春節尤其具有文化氣息。

  李牧說,過春節可以學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是最讓他期待的。他有過3次過春節經歷,一次是2008年在中國,另兩次是在溫哥華。他說,獨自在北京過春節感覺有些冷清,因為中國朋友都各自回老家過年去了。而在溫哥華過春節就非常熱鬧好玩,可以和當地的華人朋友在飯店邊吃飯邊看春節晚會,他尤其喜歡相聲、武術和歌舞表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