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獨立智庫:熱錢恐再次大規模流入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8 13:59:29  


  中評社香港2月8日電/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報道,中國內地獨立智庫機構,專注於財經與公共政策研究的中國安邦咨詢公司指出,2009年中國成功“保八”以後,中國經濟今年已無保增長之憂,甚至開始有趨於過熱的跡象。特別是去年12月中國出口超預期的強勁回升,讓中央政府對今年的全球外部環境開始有點趨於樂觀。此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當前世界經濟進入後危機時期,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正是在此情勢下,中國監管層對熱錢加快流入中國國內開始表現出越來越大的擔憂。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近日表示,今年全球經濟復甦勢頭更加明朗,人民幣升值預期、本外幣正利差、國內資產價格等市場因素可能繼續存在,將導致今年跨境資金流入有所上升。今年中國國際收支順差有可能高於去年,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任務依然艱巨。此前,外管局在去年四季度以來已加大了對熱錢進入中國的監管力度。

  在中美再次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鬥嘴”之際,今年熱錢流入中國的趨勢卻已是板上釘釘,現在各界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於海外熱錢湧入中國國內的程度。從現在的全球形勢看,由於這段時間美元的反彈,引發了熱錢回流套利的衝動,資金流出或放緩流入亞洲的步伐,但這種趨勢能持續多長時間是需要打一個大問號的,美國的巨額財政赤字始終是懸在美元強勁反彈頭上的一把利劍。

  安邦此前在《2010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中明確強調,儘管由於嚴格的資本管制政策,中國國內熱錢滾滾的局面出現時間,可能晚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但由於歐美國家寬鬆貨幣政策和人民幣匯率嚴重低估兩個因素存在,流動性泛濫在中國是早晚的事情,而從去年年底中國出口和FDI的強勁態勢來看,外匯占款在今年下半年可能再次成為流動性泛濫的根源。

  實際上,去年二季度以來,熱錢便開始由退出轉為流入,這種態勢此後一直持續。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外匯占款、短期外債數字都在逐步上升,熱錢加速進入中國的征兆趨於明顯,廣東等沿海地區在去年四季度甚至不斷曝出熱錢出現類似2006年和2007年時的一幕。而從中國香港的資金流向觀察,無疑更能佐證這種跡象。自2008年10月至今,流入港元的國際流動資金已經超過6400億元,這是前所未有的境況,無疑表明熱錢集聚香港,虎視眈眈瞄准中國內地的局面。

  中國外管局最新公布的2009年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當年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1091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淨流入365億美元。外管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說,資本淨流入大幅增長,是由央行及商業銀行境外資產回流等多種因素促成。但這背後究竟有多少是熱錢的烙印恐怕並非那麼簡單。此前,中國央行公布的2009年底23992億美元外匯儲備,就被一些分析人士質疑其中“無法解釋”的1670億美元。

  安邦認為,雖說中國監管層對熱錢流入中國的預警在不斷升級,但以中國目前的外匯管理體制,恐怕還是很難真正擋住熱錢的興風作浪。易綱也明確表示,由於我國利率水平相對較高,人民幣升值預期有所增強,資產本幣化、負債外幣化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事實上,這種“資產本幣化、負債外幣化”態勢正是2006年和2007年人民幣升值、熱錢蜂擁而入時,國內不少企業和個人的典型做法,這種局面很可能在今年年內再次重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