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大馬華人精英加速流向全球 政策不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7 10:53:12  


 
  柯希蘭公布的資料讓馬國人對人口只有2800萬的馬國人才流失的速度與比率感到震驚。資深在野黨領袖林吉祥相信,馬國自57年獨立至今,估計有100萬人才流失。首相署部長納茲裡在07年對國會說,馬國建國50年裡,估計100萬至200萬人才外流,他指這些人是“向錢看”而移民,一旦賺夠錢後,他們就會返國。執政黨國陣總協調蔡細歷則估計,目前在外國工作的馬國技術和專業人才達90萬人;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目,其主因在於1970年開始推行的扶持馬來人的新經濟政策和行政偏差。

  學者普遍認為,外流人才華人為多。前人力資源部長馮鎮安日前透露,政府成功吸引回國的數百名人才,八成是華人。而從人口學的資料來看,華人移居海外的人數龐大,對目前只有600多萬的華人人口而言也是很高的比例。華社研究中心主任文平強在《馬來西亞華人人口比例下降:事實與響應》的論文中指出,從57年獨立至91年,華人人口的自然增長是338萬人,不過在同時期華人的淨遷移率是110萬人。他也指出,華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移民情況嚴重,在那個年代,增長的華人人口就有一半(39萬人)離開馬國。他說,若華人沒有移民海外,華人人口應可保留在總人口的三分一。目前華人占總人口約百分之二十五。

  早期華人是從中國移民而來,不過在1957年馬國獨立後,政府關閉移民大門,中國人再也不能移民馬國,華人人口基本上是依賴自然增長。從獨立至今,華人移民大潮基本分三個時期,70年代因種族衝突、政府推行扶持馬來人的新經濟政策,這導致許多不滿不公平政策者決定移民海外,其中許多人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80年代馬國經歷嚴重的經濟蕭條,馬國的主要經濟命脈之一的錫礦場也因國際錫價暴跌而紛紛倒閉,許多華裔子弟冒險遠走他鄉,日台、英美及紐澳等先進經濟體成為華裔子弟淘金的天堂,在當地非法工作以賺錢養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