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承認二戰在華三光政策 南京屠殺數字存分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5 17:42:51  


  中評社北京2月5日電/近日,由日中兩國學者組成的“歷史共同研究委員會”公布了由雙方論文構成的研究報告。據了解,這是中日共同歷史研究的第一階段工作,日方已經明確對華戰爭是侵略戰爭,承認南京大屠殺是一次集體屠殺事件。

  日本接受多項重要史實

  國際在線報道,中日兩國學者的共同研究項目於2006年啟動,旨在解決歷史認識問題。按照“同一題目,交換意見,充分討論,各自表述”的方式,對19個論文題目,由雙方委員各自撰寫文章。據共同社報道,報告由中日雙方學者的論文(各一卷)構成,每一卷包括古代和近代兩部分,共13篇論文,550頁,包括“古代.中近代史”和“近現代史”部分,不少關於日本侵華戰爭的爭議問題都達成了共識。

  就“戰爭責任”問題,日方明確了加害者的立場。負責中日戰爭部分的日方學者指出,淪為戰場的中國留下了很深的傷痕。“我們必須承認造成這一結果的大半原因在於日本。”雙方學者的論文把南京大屠殺都判定為“大規模反人道屠殺”。在報告中,日方以“日軍侵略和中國抗戰”的角度分析了中日戰爭,認為日軍為了破壞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採取了對當地居民虐殺和掠奪的“三光政策”,違反了國際法。日軍根據緊急動員重要勞動力的秘令征用“流浪游民”(強擄勞工),並將他們運送到日本和中國東北。就日軍遺棄化學武器的問題,報告指出:“追究日軍戰爭罪行,要求戰爭賠款的活動在幾代人間展開,以日本政府為被告的審判持續至今”,承認戰時問題對當代仍有影響。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石井明對當地媒體表示,中日雙方都努力根據事實撰寫論文,取得了值得肯定的研究成果。日方首席委員、東京大學教授北岡伸一也表示,在三年的共同研究中,雙方本著發展兩國關係的強烈願望,坦率交換意見,冷靜客觀地進行學術討論,在爭論中加深了互相理解。

  準備觸及釣魚島問題

  在打破成見的同時,雙方在一些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例如,中國學者認為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超過30萬”,日方則認為“最多20萬”。關於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中方分析是日本“從古代起一貫的政策”,日方認為也有“穩健的時期”。

  據了解,中日雙方已決定將未對外公開的戰後史部分納入未來進行的第二階段研究,其中將包括釣魚島等兩國當前存在爭端的問題。

  共同歷史研究中方委員會首席委員、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步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德法之間共同編著教科書,針對很多歷史問題達成共識,令人感慨,德法教科書耗時60年,中日兩國也應該有信心朝著這一目標努力,學術分歧“絕不是中日關係的鴻溝”。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