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諾獎得主:2040年中國經濟交優異成績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4 09:12:13  


 

  文章分析,比較而言,歐洲正面臨著人口和文化的雙重挑戰,其經濟前景受到了生育習俗和消費克制的拖累。 

  當然,到2040年歐洲人不會落到吃草的地步。他們未來30年的經濟下降是相對而言,不是絕對的,因為技術的進步及其他一些因素將使歐洲總的勞動生產率每年繼續提高大約1.8%左右。然而,在一代人的時間裡,他們對全球GDP的貢獻份額將大幅下降,從21%降至5%。 

  人口是第一個主要問題。西歐國家的人口開始迅速老齡化,而且,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十年中可能繼續。根本的原因:歐洲夫婦生育的子女不夠多。根據蘭德公司2005年的一項調查,近34年來,歐洲出生的總人數不能滿足人口更替的需求。 

  結果,在歐盟最早的15個國家中,育齡婦女的比例將下降,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從2000年的50%降到2040年的35%左右。因此,我們將面臨雙重困難:不僅是育齡婦女大幅降低了生育率,而且,育齡婦女的比例本身也將劇減。到2040年,西歐人口將近1/3可能都已超過65歲。 

  不斷下降的生育率使總人口的年齡上升,而就業者的比例下降,結果阻礙了經濟增長。人口的變化也會影響雇用狀況和公司的晉升機制,而且未必是向好的影響;如果年長者過了退休年齡之後仍長期佔據最好的崗位,較年輕的工人則不得多等十年───或許更久───才能輪到他們。因為較年輕的工人是新思想的主要源泉,降慢下一代人的升遷可能延緩技術進步的速度。 

  文章說,歐洲文化還從另一個方面制約經濟。歐洲富國的公民不會為了獲得更高的薪水和積累更多的物質財富而工作更長的時間。相反,歐洲文化看重的仍然是休長假、早退休、短工作周,而不是更多的物質享受,至少與美國等許多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是如此。根據福格爾的觀察,大多數西歐國家的人似乎比美國人更滿足於他們已經擁有的東西,比如說,每個家庭並不想有更多的電視機。是好是壞,姑且不論。去盧森堡公園───而不是去沃爾瑪買一台純平電視───無助於歐盟GDP的增長。 

  文章說,當然,中國也有其自身嚴重的人口問題,懷疑派還指出了可能使中國的高速火車在未來30年脫軌的許多障礙:收入差距拉大、燃料短缺、水源匱乏、環境污染以及仍然不穩的銀行系統。近年來,北京已證明非常善於處理準備解決的問題。在國內,政府加強了對公眾輿論的關注,加之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公眾對政府產生了相當程度的信任。 

  文章指出,歐洲能否以遠遠超過預測的速度發展?這似乎不太現實,但也有可能發生,這需要歐洲人縮短假期和午睡時間,更加醉心於工作。意想不到的技術突破也可能打破現狀,但經濟學家的預測不能建立在這種設想的基礎之上。 

  文章最後寫道,對西方人來說,關於以亞洲為經濟中心的世界的說法似乎難以想像。正如以長遠歷史眼光看問題的中國學者常常指出的那樣,在過去兩千年的大部分時期,中國的經濟規模居世界第一。當歐洲尚在黑暗時代摸索並進行災難性的宗教戰爭時,中國就已形成了當時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今天,關於中國崛起的說法,在中國人看來,不過是恢復原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