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須以明確無誤政策行為警告美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2 00:16:58  


 
  第一個回合就是里根就職典禮。里根當選後,美方很快便發出請帖,邀請台灣方面的國民黨秘書長蔣彥士出席。根據鄧小平的指示,我國政府明確告訴美國方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使決不出席典禮。後來美國方面解釋並保證不邀請台灣官方代表。我們說,那也不行,屆時如發現官方席位上有台灣方面代表,中國大使將要退席;要求美方確保不出問題。里根就職典禮,從任何意義上說,或從任何角度考慮,如果沒有中國大使出席,他將大失面子。里根權衡利弊,最後不得不同意中國要求。蔣彥士先生忽然“臨時因病住院”,不能出席就職典禮。

  接著就是當年的坎昆會議和聯合國選舉新的秘書長。這時中國實際上已開始調整政策,認為反霸要看實際情況,坎昆會議是“南北對話”,主要對手不是蘇聯,而是美國。在選舉秘書長時,中國一連九次否決了美國堅決支持的候選人,美國也九次否決了中國支持的候選人。最後雙方都投票支持了秘魯的德奎利亞爾。

  里根原以為,中國“以蘇聯為主要敵人”,有求於美國,在對台關係方面,無論美國怎樣做,中國都無可奈何。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里根似乎開始感到,同中國打交道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簡單,中國不吃他那一套。實際上,當時真正最擔心和害怕蘇聯的,並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里根政府最後才不得不同意簽訂有關售台武器的“8•17公報”。美國承擔義務,“逐年減少”售台武器,“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當然,中國也作一點讓步,暫時沒有明確把美國停止售台武器的時間限定死。但鄧小平當時明確告訴美國大使,“逐年減少”,不能一年只減少一個美元;“一段時間”,是有限的,不應推向遙遠的未來;“最後的解決”,只能是停售。

  以上幾個“小故事”充分表明,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特別是在牽涉到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 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既“不怕鬼”,也“不信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