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奧巴馬用中國元素激勵美國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31 10:39:27  


  蘇聯解體以後,美國一國獨大。不知不覺之中,美國人走上了依靠品牌、核心技術、外債、金融手段發展之路,很多體力活都轉移到了中國這樣的國家。

  然而,美國人金融手段的高明,既為美國人輕鬆生活提供金融基礎,也使得美國金融市場風險劇增,在幾場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以後,終釀成這次讓美國人吐血的大危機,既讓全世界的熱愛風險型投資的人吃了苦頭,也讓美國人感到寒冷。

  北京時間1月28日上午10點,奧巴馬在美國國會發表國情咨文。

  耐人尋味的是,奧巴馬在這次國情咨文中,首次正面提到中國發展經驗。據鳳凰網的解讀,奧巴馬在兩個問題上提到中國。一個地方是提及中國高速鐵路的發展,並表示中國有的,美國也要有。

  另外一個地方就是下面一段話: 

  “我們知道,掌握潔淨、可再生能源動力的國家將處於21世紀的領先地位。然而,是中國發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發展高效能源經濟的努力。我們發明了太陽能技術,但我們在太陽能生產方面卻落後於德國和日本等國家。新的插電式油電混合汽車經我們的裝配線誕生,但卻要用韓國製造的充電池行駛。” 

  歷史上,美國總統用以團結美國公眾的方法無外乎渲染國內危機、塑造假想敵等手段。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承者,對美國人威脅不大。小布什時代用911事件凝聚了美國人的意志。現在奧巴馬則用危機尚未過去、中國可能趕上的元素來激勵美國人。

  換言之,中國元素成為奧巴馬激勵美國人的要素之一。

  美國人一則人口數量少,二則私家車普及率高,三則沒有扎堆旅行的習慣,四則沒有戶籍限制可以落地生根,現有鐵路運力長期得不到充分利用,不像中國,擁有數十億客源需求,因此,美國發展高鐵項目基本上很難盈利。

  讓美國人憂心忡忡的是,中國很可能在新能源方面走到美國人前面。無論是高速鐵路的先進性,還是新能源的快速發展,都得益於經濟學上的所謂“後發優勢”。中國這樣的趕超者因為沒有包袱,往往可以利用最新的技術。

  另外,奧巴馬強調美國人不做世界第二,針對對象只能是中國,在21世紀,如果中國經濟能夠按照現在的速度發展下去,全世界只有中國能夠趕超美國,於是,奧巴馬將中國塑造成追在美國人後面的猛龍,希望以此能夠激發美國人鬥志,讓驢象兩黨能夠暫時擱置爭議,以幫助奧巴馬盡快實現改變美國的政策承諾。

  起碼,奧巴馬通過這個國情咨文,已經讓美國人意識到,中國起碼在高鐵和新能源方面跑在美國的前面。對於中國人來講,被美國人視為競爭對手並不可怕,反而應該感到振奮。美國人將更重視與中國的關係,儘管未來口水戰將空前增多,中美關係仍然會向好的方向發展。(來源:聯合早報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