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阿凡達》在俄受爭議與俄羅斯電影業的復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31 00:19:51  


 
  俄《共青團真理報》認為“無風不起浪”。編輯部將影片和《正午-22世紀》的內容進行比較後發現,《阿凡達》與該書最主要的相似點在於,兩個故事皆發生在22世紀的“潘多拉星”,這兩個地方也都溫暖而潮濕,樹林茂密。此外,小說中的潘多拉星居民叫NAVE,而影片《阿凡達》中則稱NAVI,發音相仿。電影和小說的主要不同之處包括,影片中NAVI人高馬大,在3米左右,藍色皮膚,有尾巴。小說裡的NAVE人與常人不同之處是鎖骨處有兩個窩兒,而正常人只有一個。雖然不如正常人發達,但他們可以和昆蟲交流。此外,《阿凡達》描述的22世紀“地球淪落悲慘生存的境地,自然資源消耗殆盡,為了爭奪資源,大國之間交戰,經濟瀕臨滅亡。”而《正午-22世紀》書中描述的則是“地球進入了共產主義,一派繁榮昌盛景象,科技成果解決了能源不足的問題,所有大國都放棄了帝國企圖,全世界和睦相處,經濟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大發展,取消了貨幣和體力勞動。” 

  俄《共青團真理報》最後的結論是:卡梅隆的《阿凡達》和阿爾卡季.斯特魯加茨基等人的作品《正午-22世紀》確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卡梅隆的“創作靈感”顯然不完全是來自蘇聯科幻作品。《共青團真理報》認為,說的更貼切一點,卡梅隆的“文學源泉”應該更多來自《軍官斯密特和印地安酋長女兒的愛情神話》一書。

  俄電影業一度衰敗

  以好萊塢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所以近年來不斷在俄羅斯受到攻擊,這與俄羅斯影視文化的復興及對歷史的懷舊分不開。許多蘇聯電影曾給中國幾代人留下美好記憶。從《列寧在十月》、《夏伯陽》到《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辦公室的故事》……不但影響了中國電影創作,也在中國觀眾心中播下了革命英雄主義、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種子。蘇聯電影曾是世界電影藝術中獨樹一幟的電影流派,以其鮮明的思想性、精湛的藝術性和深受觀眾歡迎的觀賞性在世界電影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