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5日,胡春華在自治區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閉幕大會上作重要講話。(圖片來源:內蒙古日報) |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內蒙古某工業重鎮2009年財政收入中有20%左右為虛報收入。”一位接近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人士向記者透露,“地方財政收入總和與內蒙古自治區公布的地方財政總收入肯定不相符。”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在內蒙古自治區“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分組討論上,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指出,“一些地方虛報財政收入現象嚴重”,同樣一筆資金通過不同統計方法反覆進出,幾經騰挪,表面上財政收入增加了,實際上可支配財政能力不足。
在內蒙古自治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提到地方政府虛報浮誇的問題,財政收入虛報問題已經受到自治區政府部門高度重視。
財政數字好看不好用?
“地方政府虛報財政收入不可避免。”上述接近內蒙古財政廳人士說,“每個城市都有財政收入業績指標,都在爭速度,比規模。一方面地方不斷擴大投資規模,招商引資的熱情高漲;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統計數據上做‘貓膩’,虛報收入水平。最終導致財政數字好看卻不好用。”
這一問題已經引起胡春華的注意。在1月21日的分組討論上,胡春華說,一些地方在匯報工作時,鼓吹工作業績有多好,財政收入有多高,但是體現在具體的項目投入上,特別是民生工程的建設上卻沒有資金,苦苦稱窮。”
胡春華強調:“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一般性財政收入和可用財政收入。”
內蒙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嘯天也多次提醒地方:“各地應當如實上報財政收入,反映當地真正的經濟水平。退一步講,假若地方虛報1億元GDP,那麼國家就會減少6000萬元的財政轉移支付,這意味著地方可用財政收入缺口1.6億元。”
根據內蒙古當地媒體報道,2009年鄂爾多斯[12.43 -4.02%]地方財政總收入突破300億元,達365.8億;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地方財政總收入均已突破200億,分別為217.2億和201.1億。全區101個旗縣地方財政總收入超10億的旗縣達36個,其中兩個地方財政總收入超過1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