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駐華大使洪博培:我通過女兒的眼睛看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6 10:41:50  


 
  楊樂意更像是個中國人

  問:我們知道你們是在Gracie剛出生不久就收養了她,而她又是在美國被帶大的,所以她的成長經歷極富美國色彩。我曾看過一段對你的採訪,你曾說Gracie是在美國長大,現在正重新回到中國,她是中美之間的一座橋梁。那麼在你看來,Gracie是更像一個美國人,還是更像一個中國人?

  洪博培:我想她是一個完美的結合體,不過我認為她身上中國人的成分更多一些。因為她生在中國,我認為身為中國人的思想會伴隨她的一生,這是件好事。自從我們收養她以來,我們就一直在給她灌輸這種思想。即使是在美國,我們也會盡一切可能向她介紹中國文化,教她學中文,給她做中餐。我們也知道我們會有機會將她帶回亞洲。而作為駐華大使,真正激動人心的事情是,我們可以在她出生的國家裡看到她以我們所無法想象的方式成長。我們是如此驚訝和榮幸地看到,Gracie與她所出生國家的文化傳統以我所無法想象的方式融合起來。她喜歡這兒,她感到自己已深深融入了當地文化。我認為這對於對她來說,回到自己的祖國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作為一名大使,我很高興能看到Gracie重新融入中國。從她的眼睛中你可以看到,她每天的生活經歷都是如此非同尋常。

  問:在另外一次採訪中,你說你從自己女兒的眼裡看中國,對嗎?

  洪博培:對,每天我都從女兒的眼裡看中國。

  問:那夫人呢?你是怎樣從女兒眼裡看中國的?

  大使夫人:比如說她用筷子的樣子,我每天就能從這看到中國。就像他所說,她要更中國化一些,她的行為舉止,以及她所做的一切,不是說我們可以去教會的,而就是因為她是一個中國人,我們都為此而感到驕傲。她教給了我們很多東西。我們這次去揚州,能夠看通過她的眼睛,看著她如何回到她出生的地方,這種體驗是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她那麼高興,那麼滿心歡喜。她說,到孤兒院去,是她平生最快樂的事情。

  女兒是中美外交“叙事”中的一部分

  問:你們去揚州的時候,我們在網上放了關於你們行程的報道,點擊率超過一百萬次,反應很熱烈。這次旅行是你自己家裡的一個計劃,還是你的外交行程呢?

  洪博培:我得說,這是一個外交計劃,但對我家庭而言,這其中也是有不少“私心”的,因為我們很希望盡可能在接近領養她十周年的日子裡,和她一起回揚州。其實我們到揚州的那一周,距離我們領養她的日子,正好整十年。當然,這的確也有某種外交目的在內。我沒想過我跟瑪麗會作為美國的代表來到揚州。但我知道有一天,我們會和Gracie回去,我知道,我們的這次行程會是我們和她的一次驕傲之旅。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這是個溫情旅程。可能是我一生旅程中最最溫情的一個,我看到她去到她的孤兒院,路兩邊有成百上千的人迎接,看到她的朋友,看到那種按捺不住的脈脈溫情,感受到人們的愛,雖然自從她六個月大之後,就沒有見過這些人了。

  一個孩子被領養後,和故土總是有一種深深的牽掛。而直到我們領養了Gracie,才真正體會到這一點。所以,對我們和我們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快樂的時刻,但我想,就外交關係而言,這也是美中兩國的快樂時刻,因為我們兩國的關係是由人們推動的,起作用的並不是一些冷冰冰的理念。外交是被人們,被種種人性所驅動的。政治和外交其實都是與人相關的。Gracie成為了中美之間外交“叙事”的一個部分,通過增強兩國之間的理解,它成為了中美兩國的動人故事。而外交中最重要的事,也就是提升和加強理解。在這一點上,我的女兒做得比任何人都要漂亮。

  問:你曾想過這件事會被媒體大規模曝光,就像現在這樣嗎? 

  大使夫人:不,從沒想過。Gracie應該也沒有想到,這是她從來沒有遇到的。但就像我丈夫說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感受到了人們的熱情和愛。在揚州,開車駛過城中街道,你會看到人們站在街邊來看Gracie,在我們來之前,當地報道了這個小女孩。穿過大街我們感受到溫暖,好像揚州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而這些情感,將珍藏在Gracie的內心,伴隨她度過今後的人生。如此豐富的意義令人無法言表,我們感受到這麼多的愛和情感,就像我丈夫說的,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溫情的一次旅行。

  我們愛她的生母,不管那人是誰

  問:我們的網友對你們揚州之行有一些評論。有人認為Gracie很不幸,因為她的親生父母遺棄了她。但也有人說Gracie是一個幸運的女孩,因為一個富有的美國家庭收養她。你覺得呢?

  洪博培:嗯,我們才是幸運的人。我不知道Gracie和我們一起生活是否幸運,因為我們從Gracie的善良中受益匪淺,她用獨特的方式將理解帶進我們的家庭。但你也知道,她在某個地方的生母作出了非常困難的決定,我相信,這很難,做出那個決定很不容易,是非常痛苦的。我們愛她的生母,不管那人是誰。因為我們不了解的原因,她那樣做了。我們也經常告訴Gracie,在心裡始終為她的生母保留一份特別的愛,因為她賦予女兒生命。因為不為人知的情形和現實,她做出了非常非常困難的決定,將女兒拋棄。我們告訴Gracie,要正確看待這件事。我認為她做到了。

  問:你們有沒有嘗試過去聯繫孩子的生母呢?

  洪博培:沒有。

  大使夫人:我們沒有。游覽揚州的街頭的時候,Gracie可能想了很多。我們坐在大巴上,我看她望著窗外,不禁想要知道她的感受。就在那時候,她說起了她的名字,如果不是因為當時 “楊樂意”這個名字,現在也不會有人知道她是誰。這讓我知道了她內心深處的想法,從她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起,我們就一直在試圖和她交流,告訴她的生母對她的愛。可能正如我丈夫所言,這是她生母一個痛苦的經歷。母親就是母親,不論她來自世界的哪一個角落。來自母親的愛是真實的,也是永不消散的。這些觀念都已經深深地埋藏在了她的心中。在我看來,我們很幸運,最後能夠收養Gracie。我們每天都在想念她的生母。

  我們總在爭辯,卻沒有真正理解對方的觀點

  問:我聽說您曾經學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中文和儒家思想,看起來您對中國也很著迷。根據您以往的經驗,不論是做大使這段時間還是之前的經驗,就有可能阻礙兩個國家相互了解的方面來說,中國文化中最具挑戰性的方面是什麼?

  洪博培:我想到了幾個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中國那悠久而複雜的歷史,正是中國的歷史積澱孕育出了中華文化。沒有歷史,就不會有文化。和中國相比,美國的歷史只是滄海一粟。整個美國歷史的長度,和中國歷史上中等長度的王朝差不多,清朝持續了300多年,而美國到現在為止還不到300歲。而中國的文明和文化可以一直追朔到至少5000年前。因此對於美國人來說,中國的經歷、文明、政治體系、地方及中央政府、以及廣袤的國土都充滿了巨大的複雜性。這對大多數外國觀察者來說都太過於複雜了。

  還有一點就是,中華文化傾向於進行很長遠的思考。這讓大多數美國人以他們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這些事情很困難。因為美國人大多數是從短期和當下來思考問題的。在商業領域裡,是按照季度來核算業績的,一年有四個季度,你能確切知道自己公司一段時間的運營狀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政治領域也一樣,美國人希望看到立竿見影的結果。隨著互聯網,還有Facebook、Twitter的出現,每一個年輕人都想要看到即時的結果,獲得即時的滿足。而這有時候很難契合中國的模式。因為在中國推崇的是有條不紊,長期的模式。中國人做事一步一個腳印,也許做出一個重大決定需要很多很多年。如果你對比東西方人如何抉擇以及做決策的理由,就會發現這很不同。所以要解釋清其中的不同,並且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之間開展工作,非常有挑戰性。

  問:在另一次談到中美關係的訪談中,您提到了今天的情況已經有所不同,今天中美是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來談各種問題的。如果說中國人最需要了解某些關於美國人的信息,那會是什麼呢? 

  洪博培:美國人是那種極富同情心,極其注重實際的人,非常關心他人。正如我所說的那樣,當你一無所有的時候,大多數美國人都會對你伸出援手。美國人說話時也不喜歡拐彎抹角。他們對自己的傳統、對自己的文化,以及對自己的出身都倍感驕傲,他們喜歡談論這些。他們還喜歡對美國制度的積極和陰暗面評頭論足,這有時會使人產生誤解,他們有時看上去顯得驕傲自滿,有時顯得自私,有時又有些自我主義,或是美國人的優越感,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美國人對他們的生活經歷和文化傳統感到驕傲,就像中國人一樣,只是我們表達的方式不一樣。

  所以我認為對於中國人來說,理解中美文化之間的差異是很重要的。比如為什麼在美國人們會用這種方式來做事,來討論問題?而對於美國的年輕人來說,理解中國人的價值觀和文化傳統同樣重要。我敢肯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洋兩岸的這兩個國家之間會有更多的相同點。由於美國人正在更積極地學習中文,我們的年輕人有著如此之多的機會去中國旅遊,並從互聯網上迅速獲取有關中國的信息。這種情況放在中國也是一樣的,你們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聯繫渠道更多了,中國有著3.5億互聯網用戶,幾千萬博客用戶。這個數字正逐月增長,你無法阻止這種趨勢,信息也在不斷流動,我認為這為中美兩國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有著極大好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