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中大新書院奠基 張浚生、饒穎奇出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6 10:35:46  


和聲書院昨天舉行奠基儀式。大公報圖
  中評社香港1月26日電/配合大學四年制,香港中文大學新設五所書院。其中規模較大的和聲書院昨天舉行奠基儀式,預料二○一一至一二學年錄取首批學生,建成後可容納六百名宿生及六百名走讀生,透過舍堂活動和通識教育,培養學生“知仁忠和”的全人發展。和聲書院創辦人李和聲、李和鑫昆仲表示,希望書院能為國家和香港培養人才。

  繼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和伍宜孫書院後,李氏昆仲在二○○七年捐款一億五千萬元,捐助中大成立第九所書院,並以兄長李和聲命名。書院位於士林路,毗鄰聯合書院陳震夏宿舍及籌備中的伍宜孫書院,錄取人數達一千二百人,並由中大醫學院肝膽胰外科專家劉允怡擔任創院院長。

  大公報報道,和聲書院昨天舉行奠基儀式,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張浚生、台灣寶桑教育基金會董會長兼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理事長饒穎奇、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前主席林李翹如、中大校長劉遵義、李和聲及李和鑫等主禮,逾百名中大、上海總會會董等出席。除劉遵義外,中大前校長馬臨、李國章和候任校長沈祖堯亦有出席。中大內地本科生聯合會主席孫小澍等,代表學生向李和聲送贈一幅寫有“樂教”的字畫。

  曾德成在致詞中表示,書院制是本港教育制度中的一個特色,有助培育學生全人發展,內地不少院校亦借鑑書院制,如浙江和西安等地的大學。張浚生亦認同中大在培訓人才和研究上有傑出成績,國際上有聲譽,書院辦學特色受到教育界關注,對國家教育事業有貢獻。

  曾德成還談到,李和聲是成功的金融界翹楚,對本港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如今又大力捐助教育、培養人才;此外,李先生還是一位資深的京劇票友,對弘揚京劇國粹和推動本港與內地的京劇藝術出錢出力,熱誠可嘉,居功至偉。

  劉遵義致詞時表示,書院生活著重對學生的關懷,促進學生個人成長,舍堂生活更是學生建立與師長和朋輩和諧共處的地方。而李和鑫以兄長命名書院,體現了兄友弟恭的傳統美德,期盼這所坐落山谷之中的書院,能提供親切和洽的環境培育學生。

  饒穎奇表示,李和聲在台灣“八八水災”即時捐款幫助災民,而新書院以“和聲”為名,代表著沒有不和的聲音,這理念要拓展到台灣。李和鑫談到五、六年前,與劉遵義在上海總會會面,笑稱劉校長當時已培養他作為“潛在捐款人”。

  李和鑫說,捐款興建書院,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建設一所能為本港、國家培訓人才的書院,“和聲書院特色是包容和互愛,鼓勵青年學子感恩回饋社會。”

  李和聲也表示,書院不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品德,不忘助人,敬老扶弱,取諸社會用諸社會,“希望和聲畢業生能服務社群,為國家效力,日後處世亦能謹守院訓的和德,待人平和,以客觀理性分析,融會各方見解解決問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