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社:勿對“谷歌事件”過度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1 19:23:43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谷歌公司的影響在網際網路領域的確不可小覷,一則“退出中國”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揚揚,甚至上升到影響中美關係的高度。21日,在外交部發言人數次表態後,中國官方再次明確表示不希望“谷歌事件”被過度解讀。

  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谷歌事件”不應與兩國政府和兩國關係掛鉤,否則就是“過度解讀”。

  關注“谷歌事件”的人們注意到,連篇累牘的報道幾乎都將矛頭直指中國的“網絡審查”。對此,何亞非說,網絡監管事關國家安全,許多國家都有相應監管措施,中國也不例外。

  對虛擬的網際網路世界進行管理,盡力清除不良信息,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在歐洲,除了打擊網絡色情,詆毀國家、分裂民族的信息也會遭到屏蔽。中國對網際網路進行管理於法有據,於理可依。谷歌等外國企業在中國遇到問題,應通過中國法律進行解決。中國政府也願意幫助它們解決有關問題。

  網際網路在中國尚屬新興事物,3億多網民構成了一個龐大市場,眾多中外網際網路公司也隨著中國網際網路事業的發展獲得巨大的利益。僅就谷歌公司而言,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上就佔據了三分之一的份額。它還與眾多本土網際網路公司開展了多樣的合作。

  中國有句老話: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在“退出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同時,稍微理性的人都注意到,事件的源頭竟然是以公司高管博客的方式來進行發佈的。讓人不能不產生疑慮:這是公關炒作,還是另有他圖。

  近來,在“谷歌事件”升溫的同時,還有不少對中國網際網路事業的無端指責,特別是所謂黑客襲擊的炒作。據報道,印度某政要懷疑中國黑客試圖獲取印度政府部門電腦上的信息。德國報紙最近也指責中國黑客攻擊其政府網站。

  事實上,在西方佔絕對主導權的網際網路事業上,特別是黑客問題上,中國恰恰是受害者。據統計,中國每十台接入網際網路的計算機中有八台曾受到黑客攻擊。據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統計,2008年,中國大陸受到來自境外網絡攻擊數量同比增長了148%。最新的例子則是今年1月12日,中國大陸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百度受到了創立以來最嚴重的黑客攻擊。

  即便在這一系列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仍明確表示對網際網路事業發展持開放態度,歡迎並將繼續開展與國外網際網路公司的合作。

  網絡無疆,但仍存是非公道。正如一位中國網民所言:任何的自由都是在法律規範下的自由,任何的開放也是在法律之下的開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