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CPI溫和上揚 有效管理通脹預期以利民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1 17:34:26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國家統計局2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繼去年11月由負轉正後,12月繼續溫和上行,同比上漲1.9%。工業品出廠價格(PPI)也同比上漲1.7%。 

  新華社的經濟觀察指出,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2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上說,“CPI由負轉正警醒我們高度關注物價走勢。鋻於總供求的大格局和糧食連續豐收,今年的物價應當是溫和可控的。” 

  此間經濟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中國尚不存在通貨膨脹,但管理好通脹預期有利於民眾生活和經濟健康運行。 

  2009年2月份到10月份,中國的CPI連續9個月負增長。由於中國經濟形勢回升向好,從7月份開始CPI呈現同比跌幅逐步收窄之勢,物價延續平穩回升態勢。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熊鵬告訴記者,CPI降幅收窄並由負轉正主要是因為中國宏觀經濟環境回暖帶動總需求回升,此外11月份以來的低溫、雨雪天氣也帶動了食品價格上漲,天氣因素對食品價格的影響預計將會延續至3月份。 

  “當前物價拐點已過,上漲壓力日漸顯現,未來食品價格上漲以及輸入型通脹壓力等因素疊加可能會推動通脹預期持續上升,建議管理層未雨綢繆,加強通脹預期管理。”熊鵬說。 

  專家指出,在經濟復甦過程中,價格的溫和上漲能夠促進就業和企業投資,民眾收入也會相對提高,從而增加消費,帶動經濟新一輪增長,但是物價過快上漲將會影響民眾的日常生活。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計,如果沒有其他突發性因素,2010年全年CPI同比漲幅會在3%-4%之間,屬於溫和上漲。 

  “一方面,經濟繼續復甦支援物價回升;另一方面,隨著春節臨近,食品價格將出現季節性回升。此外,經濟回暖帶來的居民消費升級以及政府上調資源產品價格也會拉升居住類、娛樂文化消費和交通通信等非食品價格。”熊鵬說。 

  瑞銀證券等機構對2010年全年CPI漲幅的預計也在3%-4%的區間內。 

  瑞銀證券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汪濤表示,短期內通脹不會是一個嚴重問題,不過,食品價格由於去年以來的恢復性上漲,再加上提高農產品收儲價格等政策因素,漲幅可能會大於5%。而除食品外的核心消費品會因全球需求疲弱而面臨下行壓力,並且,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難以完全傳遞給CPI。 

  “比如,鐵礦石現貨價雖然漲得很快,但鋼價由於產能過剩,一直是有漲有跌,這會令汽車、家電等消費品的價格漲幅十分有限。”汪濤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