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專家:美俄新條約問世還要等多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2 00:05:27  


  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網站刊載滕建群的文章,分析為何美俄新約遲遲不能問世的問題,全文如下:
 
  1991年7月,美蘇簽署《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規定雙方7年內把進攻性戰略武器各削減30%,屆時,每方擁有運載工具不超1600件,核彈頭不超6000枚。2009年12月條約到期,儘管雙方為此進行了艱苦的談判,兩國首腦也“逢見必談條約”,但最後還是沒按期達成新約。為維持美俄戰略穩定,雙方宣布本條約到期後將繼續按其精神合作,並確保新約盡快生效。在問及為何新約遲遲不能問世時,雙方均把延期歸於“技術性”分歧。這裡我們不妨看看這些“技術性”分歧都表現在哪些方面:

  削減數量。雙方談及的數量主要是兩部分:一是現役部署的核彈頭數;另一部分是指運載工具數。2009年7月,兩國確定運載工具限額各為500-1000件,彈頭限額各為1500-1675枚。這只是美俄根據各自核武庫狀況確定的初步範圍。美國奧巴馬總統想要進一步削減彈頭數量,希望把限額規定為1000枚左右,使新的美俄戰略武器條約具有“劃時代意義”。數量分歧不僅僅在彈頭上,而且還在運載工具。目前,俄羅斯戰略運載工具數量大約在620件,實戰部署核彈大約有2787枚,運載工具較少而彈頭較多。美國現有戰略運載工具大約在1176件,實戰部署戰略核彈不足2200枚。談判中,俄羅斯希望限制美國的運載工具數量;美國則希望保留較多運載器和較少實戰部署的彈頭。可以預料,雙方最後只能達成一個粗略的限制數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