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朝鮮日報:各國爭相救援 海地成地緣戰略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0 14:36:28  


  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韓國《朝鮮日報》今日刊發分析文章指出,法國政府1月18日譴責美國向海地迅速派兵“占領”了海地。法國援外事務部長若揚特(Alain Joyandet)批評說:“美國應該是來幫助海地,而不是占領海地的。”巴西政府當天稱,將向海地增派兵力,將派兵規模增至兩倍。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 (Chavez)也當天譴責美國,並將海軍艦艇派往海地。另外,還通過俄羅斯軍用飛機派遣了小規模兵力和醫療組。日本也在考慮派遣自衛隊。

  圍繞海地的賑災援助,利害當事國為爭奪率先提供幫助的機會而展開爭鬥。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首先,在經濟上瀕臨崩潰狀態的海地遭受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後,國家功能完全陷入癱瘓。海地總統普雷瓦爾和內閣官員稱:“現在我們什麼事都做不了。”事實上已經撒手不管。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月18日向聯合國安理會呼籲說:“應向海地增派3500名警察和維和部隊,以維持當地治安。”目前聯合國已向海地派遣了9000多名聯合國海地穩定特派團,但要想阻止掠奪和犯罪,這一兵力還遠遠不夠。如果無法確保治安,就不能開展救援活動。

  美國最先預測到這種情況。於是緊急向海地派遣了海軍陸戰隊和航空母艦,並控制了海地的關門-海地西鄰古巴,南望委內瑞拉。也就是說,美國航空母艦和海軍陸戰隊就駐扎在南美反美情緒最強烈的國家之間。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智囊團“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在地震發生第二天公開的報告中分析稱:“海地地震不僅是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的機會,而且還為美國提供了在加勒比海地區提高地位,同時整頓已經癱瘓的海地政府和經濟的機會。”

  巴西的行動也比美國僅稍慢半籌。似乎發現樹立地區強國地位的機會,巴西總統盧拉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兩次通話,協調了各自的分工。外電稱,在歷史上與海地具有深淵的法國對被美國搶走曾是自己殖民地的海地,產生一種喪失感。


    相關專題: 海地大震 中國馳援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