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高鐵爭議曝香港深層次矛盾隱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9 16:17:05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日的“香港視野”專欄文章指出,被港府定性為“與內地經濟全面接軌”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撥款案,經過香港各股勢力的激烈拉鋸,16日傍晚終於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即將表決的消息傳出時,立法會大樓外絕食120小時的千名抗議群眾開始騷動,近百名年輕抗議者隨即列隊遊行,表達不滿,另一批則進占大門。

  特區政府完全占據發言權,對工程費達669億港元卻只長26公里高鐵方案的任何質疑,都被貼上“反高鐵”、“反對香港經濟發展”的標籤;但若注意這次領頭者包括多位大學文化系教授,以及近年積極投身“本土行動”社運健將的言論,都會明白這波所謂“反高鐵”社會運動的核心,不在反不反高鐵,也不在經濟發展方向,而是爭取城市規畫過程中的公民參與和表達權利,融入更具多元性的香港本位價值。

  文章認為,吊詭的是,當特區政府視“發展經濟為硬道理”就必須“急速與內地接軌”,難免與香港越趨本土的多元價值擦出衝突火花,正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上月底在北京接見述職的特首曾蔭權時,千叮萬囑“香港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的重要一環。

  香港媒體也注意到台灣300多公里長的高鐵,斥資1,000多億港元。如果像港府說是因為建材物價飆升,為甚麼終站要選在地產商已緊盯著“圈地”的西九龍區?在這區興建終站必牽涉大量遷拆民間舊房以及非常繁耗的工程費用;為甚麼政府一直隱瞞?

  文章說,港府對於與大陸經濟接軌,的確心急如焚。去年初急速成立經濟機遇委員會,由特首曾蔭權親任主席,然後又積極與廣東省簽訂十多項經濟合作協議,到上月特首向北京述職時,並提出參與並配合北京正在釐定“十二五規畫”。

  香港輿論至今只有支持的聲音,表達意見的學者也是要求港府加強規畫能力,可見香港的主流民意,如今高鐵方案竟遇上莫大阻滯,究其因由,就是特區建制陣營的結構性污垢,包括利益輸送、政策透明度、平衡各方價值等。

  尤其是特區政府體制始終只屬民主初階,沒有全民正當性,當香港房地產在大陸資金湧入而飆漲不息,已從豪宅逐步淹至新界的中產屋苑,加上香港全球稱冠的貧富懸殊現象越趨加劇,豈不會讓人懷疑,為甚麼特區政府在追求“與大陸經濟全面接軌”的硬道理時,可以加強政府規畫經濟的元素,扶植多項產業,在房價等民生問題上卻要堅守最開放的自由原則?

  文章最後說,然而,吸港英殖民政權奶水長大、只懂抱持菁英心態的曾蔭權和港府技術官僚,根本趕不上社會脈動;如今高鐵撥款案雖然在扭曲的政治制度下通過,香港維護本土價值的社運之火卻已全面燃燒,這群年輕的體制外社運健將,巧妙地與體制的泛民五區總辭和政制改革呼聲結合;預示港府積極推動“與大陸全面接軌”、“避免被邊緣化”等口號的背後,將面對更嚴重的社會深層次矛盾與民主改革力量結合的隱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