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陸以正:你所不知道的海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8 11:18:36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台灣名評論員陸以正今天在《中國時報》登出文章“你所不知道的海地”,元月十二日在加勒比海的“西班牙島(Isla Hispanola)”東半的海地,發生七.三級的大地震。由於基本建設不足,傷亡慘重,死者至少已超過十萬人,確數無人知道。世界各國都派隊馳援。台灣搜救隊在十四日上午十時抵達,比大陸六十八人和三條救亡犬的隊伍早到五小時。現在又有人提議說,馬英九應在參加宏都拉斯總統就職前後,順道去海地首都太子港停留一下,即使幾小時也好,表達台灣的關懷。

  海地是台灣僅存廿三個“邦交國”之一,但台灣人嫌它又髒又窮,台僑只有個位數。大陸因係聯合國五強之一,派在海地參加“維和部隊”(簡稱 MINUSTAH),此次有八人被埋;MINUSTAH共死十六人。但那裡最多的華人群,卻是從福州、長樂、馬尾、連江等地,來此等候偷渡赴美謀生的福建人,他們的確數,兩岸政府都不知道。

  海地的歷史不算太短,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他到的其實就是西班牙島靠西面那半邊,今天叫多明尼加共和國。就面積而言,今日海地的二萬七千七百五十平方公里比台灣小。九○三萬人口中,有兩百萬擠在太子港。亞熱帶氣候的特點是近海部分特別潮溼。加勒比海常有颶風,都和台灣相似。

  為什麼多明尼加是白人,而海地則都是皮膚漆黑的非洲人後裔呢?十七世紀時,法國的海盜船以海地為補給基地,騷擾西班牙和英國從歐洲到北美的航線。一六九七年西班牙索性把那個島全部割讓給法國。海盜船主因而改行務農,缺乏勞工,從非洲殖民地運來大批奴工。直到今日,法語雖與土語(Creole)並為法定語言,但法文說得流利的人不滿一○%。

  海地落到今日地步,外患與內亂要各負一半責任。內亂是外患的起因,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五年間,海地接連換了六位總統,每位不是被刺身亡,就是被迫逃往國外。一九一五年七月,威爾遜總統以保護美國經濟利益為詞,派出三三○名海軍陸戰隊,就占領了海地。此後美國派了名“高級專員(High Commissioner)”,等同於太上皇,到一九三四年才把政權歸還給海地政府,但仍繼續控制海地對外財務,二戰後一九四七年才終止。

  美國占領的後遺症是軍人當政,因為唯有軍隊有組織。從一九五七年起,軍醫出身的杜瓦里耶(Francois Duvalier)做了十四年總統,人稱“Papa Doc”,其間並自封為終身職。他創立了一支手持砍刀的義勇隊,被海地人稱為Toutou Machetes,到處敲詐斂財。一九七一年他死後,兒子Jean Claude Duvalier人稱“Baby Doc”,繼承大位,直到一九八六年被政變推翻為止。父子兩人執政廿九年中,殺害無辜平民至少三萬人,令海地人談虎色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