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復甦前景有懸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3 00:08:47  


  中評社香港1月13日電/如果說2009年是美國經濟從衰退走向復甦的一年,那麼,2010年美國經濟的最大話題就是復甦之勢能否穩固下來。

  新年伊始,各種經濟數據傳遞出的不同信息,似乎預示著美國經濟的復甦力度和可持續性依然存在懸念。

  人民網報道,2010年第一周,美國一系列經濟數據密集出爐,為經濟預測人士把脈美國經濟走勢提供了重要依據。

  經濟數據喜憂參半

  製造業傳來好消息,但房市和就業情況卻難以令人振奮

  傳出好消息的是製造業。美國供應管理學會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由前一個月份的53.6升至55.9,超過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的54,這是這一指數第五個月呈上升之勢。通常,這一指數在50以上,便顯示行業處於擴張狀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美國去年11月工廠訂單增幅超過預期。雖然製造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不大,但卻是一個對經濟變化異常敏感的重要指標,許多非製造業都有賴製造業的健康而生存。因此,製造業的數據令人鼓舞,被解讀為“經濟繼續復甦的重要信號”。

  房市信息令人沮喪。全美地產經紀商協會去年11月的成屋簽約銷售指數由10月的114.3降至96.0。這是成屋簽約銷售指數10個月來首次下降,也是2001年以來最大降幅,明顯高於經濟學家此前的預測。房市數據顯示,房市復甦的步伐依然緩慢,房價繼續下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就業數據則低於人們預期。去年11月以來,美國就業市場出現穩定跡象,一些經濟學家因此預期去年12月美國失業人數可能不會增加,甚至轉為正值。然而,勞工部的數據顯示,當月新增失業人口8.5萬,失業率保持10%。就業數據顯示,企業裁員力度雖然減弱,但仍不願增加雇員。奧巴馬總統在新聞發布會上承認這一數字是個“倒退”,美國經濟復甦的道路不是一條直線。

  增長引擎各有隱憂

  一系列數據中體現的“相互矛盾性”,顯示了美國經濟擴張的脆弱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最新公布的一系列關鍵數據中體現的“相互矛盾性”,顯示出美國經濟擴張的脆弱,支撐美國經濟復甦的4大引擎各存隱憂。

  一為政府支出。美國經濟2009年從衰退走向復甦,是政府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為不同行業量身定制的各種扶助措施共同作用的結果。不過,許多經濟學家擔心,由於美國聯邦政府繼續加大赤字很難獲得一致支持,美國經濟刺激計劃中擴大政府開支的部分將於2010年結束。各州及地方政府由於稅收收入減少,正想方設法削減開支。一旦政府開支對美國經濟的支持效果減弱,美國經濟將面臨考驗。

  二為消費支出。消費占據美國經濟總量的2/3以上,傳統上一直是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源泉,因此在經濟復甦過程中,消費支出受到經濟學家格外重視。美國消費支出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現增長,主要是對商家大幅減價作出的回應。全球經濟預測公司經濟學家貝休恩認為,美國消費者信心正在逐漸改善,但十分脆弱且不穩定。疲軟的就業市場、收入增長的停滯、家庭削減開支以減少債務,都預示著美國消費者很難再一次扮演經濟增長的引擎。

  三為房市。房地產投資在危機前是美國經濟的重要推手。2009年夏天以來,由於政府政策的刺激,美國房市出現改善跡象,但這種勢頭在今年可能弱化。這是因為政府支持市場的臨時措施——包括使抵押貸款利率降到歷史性低點和實行購房稅優惠——將在今年到期。摩根大通的經濟學家雷因哈特認為,房屋簽約數量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說明最近幾個月房市呈現的積極勢頭是緣於稅收優惠的臨時效果。

  四為貿易。美政府希望出口驅動型增長,2009年上半年,美國貿易赤字僅為2008年同期一半,但隨著經濟開始反彈,貿易赤字同樣反彈。美國貿易赤字的持續存在是一個短期內很難改變的事實,貿易同樣不能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

  復甦關鍵在於就業

  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美經濟的持續復甦有賴於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美國經濟學家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看法並不一致。樂觀派認為,製造業傳出的積極信息顯示,只要人們多一點耐心,未來半年內就可看到就業迅速增長。悲觀派則認為,製造業擴張是企業“重建庫存”的過程,並不代表今後會繼續投資。即使製造業擴張也並不一定會創造就業,因為企業以較少員工創造更大價值,是長期趨勢。他們擔心,由於消費、政府開支、房市以及貿易均未顯示出足夠的增長力度,失業率在未來幾個月內將繼續惡化。另有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為,由於高失業率對消費和房市構成持續壓力,美國經濟將長期處於復甦乏力狀態,有可能重蹈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房市泡沫崩潰後的停滯狀態。

  無論持何種觀點,經濟學家有一點共識,即如果無法創造出數百萬個就業機會,就沒有美國經濟的持續復甦。若要拉低美國的失業率,每月需要新增10萬個就業崗位。政府能否有效創造就業,決定著美國經濟的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今年11月國會中期選舉民主黨的成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