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經濟漸好轉 香港人重拾買樓信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06 08:36:08  


香港經濟復甦,市民消費信心增長,重拾買樓信心。(文匯報)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香港走出金融海嘯陰霾,經濟復甦下市民消費信心大增。智經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去年第4季消費者信心指數達127.1,較前一季升近12點;未來3個月有意置業的信心指數亦升至139.9,較前季急增22點。去年接連有豪宅天價成交,智經研究中心指港府其後推出多項措施穩定樓市,加上經濟好轉,令市民重拾買樓信心;但智經研究中心也提醒市民樓價波動難免,置業時要量力而為。經濟學家則估計市民對置業轉趨樂觀,或因擔心通脹重臨,要以置業對抗通脹。

  香港文匯報報道,智經研究中心在去年12月1日至5日期間,用電話成功訪問1,070名市民,發現去年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7.1,較9月同類調查增加11.7,反映受訪者對目前及未來3個月的經濟持樂觀態度;香港消費者預期指數為102.4,較上次調查略低,顯示市民對未來一年的經濟情況仍較為審慎及保守。

  5%市民擬未來3月置業

  調查又顯示,樓價高企下,過去3個月家庭置業情況指數,由去年9月的169.1大幅跌至12月的111.5;不過,市民對未來3個月的置業信心卻顯著增強,置業信心指數由117上升至139.9,增加22.9;計劃於未來3個月置業的市民有5%,較上季僅2.6%明顯上升近1倍。

  智經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李彭廣表示,過去3個月樓價波動太大,市民擔心資產泡沫風險重臨,影響置業意慾,住宅樓宇買賣宗數也顯著回落,由去年9月的12,285宗,減至去年10及11月的9,300宗及9,213宗。但自天價豪宅成交後,港府推出一系列措施穩定樓市,加上經濟好轉,令市民重拾買樓信心。

  樓市有升跌須量入為出

  不過,李彭廣強調市民置業信心指數上升只反映受訪者的主觀意願,最終是否付諸實行,則受如樓價、單位數目、座向等其他外在因素影響,現階段難以預測未來3個月物業買賣宗數會否上升。該中心主席胡定旭亦提醒消費者,樓市有升有跌,置業時要量力而為,按照家庭收入狀況衡量可負擔的供樓金額。

  土地註冊處的最新數字亦顯示市民置業信心回穩,去年12月份樓宇買賣合約較11月上升4.4%,合約總值則為429億元,較11月下跌10.5%。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表示,去年11月本港二手屋苑成交宗數約1,500宗,至12月成交宗數已達至2,300宗,他指出踏入2010年後市民的置業意慾明顯增加,料本月成交宗數可較12月再增20%。

  政府出招樓價輕微回落

  經濟學家關焯照則認為香港樓價由去年初的低位大幅攀升,其中,中小型住宅樓價升幅近30%,豪宅升幅更高達40%,樓市實在升得太急,令過去幾個月市民置業信心較悲觀;但隨著政府推出壓抑樓市措施,樓價由高位輕微回落2至3%,成功令市民對置業轉趨樂觀,加上擔心經濟好轉下通脹將重臨,故估計有部分市民會考慮置業,希望透過資產增值以抗通脹。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