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廣藥集團退出備受醜聞困擾的中國足壇,賭球風波中的廣州隊未來的前景不被看好,有實力的企業都不願意接手,怕名聲受損。
據華商報報道,昨天,是廣藥集團正式撤出中國足壇的第一天,但廣藥集團並沒有因為這場轟轟烈烈的反賭風暴,而與廣州足球“劃清界線”。新賽季,廣藥集團將和廣州汽車集團、蘿崗開放區某企業一起,成為廣州足球的贊助商。只是,在球隊的管理上他們不再有話語權。
完成接管後,廣州隊的駐地仍將是白雲山基地,廣州市足協將通過租用的形式,繼續使用原廣藥白雲山制藥廠的宿舍和基地訓練場。
球隊人員方面,廣州隊確定彭偉國為主教練,而包括徐亮等人在內的核心球員今年肯定不會繼續在廣州效力。有消息稱,早早被掛牌的頭號球星徐亮被標出了600萬的驚人身價,這顯然會嚇跑不少俱樂部。不過,徐亮的最後身價預計要到月底才能出來。根據徐亮轉會廣藥時的身價以及廣藥為徐亮付出的薪水,他的身價不會低於400萬元。
為補充球隊實力,教練組從二隊和日之泉隊補充了十幾名隊員,但這些已經集中的球員也是惶惶不可終日。因為在“反賭風暴”中落馬的廣州隊,明年是否能保住中超資格目前還沒有定論。
俱樂部由當地體育局托管,中國足壇並非沒有先例,如2006年的遼足,2008年的深足。但是托管只是權宜之計,緊隨而來的欠薪風波更是折射了托管的弊端。
2006年,遼足由遼寧省體育局托管,這是不得已而為之。2005年由於幕後老板張海入獄,遼足頓時糧斷草絕,面對球隊欠薪、俱樂部難以為繼的局面,當時球隊的總經理張曙光曾想將遼足轉讓,但背負著2000多萬債務的遼足在轉讓公示期的最後一天被緊急叫停,最後,通過遼寧省體育局托管的方式,遼足才保住了2006年的中超參賽資格。不過,遼足2000萬的債務依然存在,球員的工資依然拖欠。遼寧省體育局托管了遼足一年,2007年遼足再次轉讓。
2008年,深圳隊也由深圳市體育局托管。這一年托管的結果是——欠薪依舊。2009年,包括已經轉會的李建華、張野、張文釗、張磊、李洪洋、範曉冬以及選擇留下的袁琳、肖建佳、黎斐等球員在內的18名深足球員,在收到深市足協打的白條近3個月後仍沒有收到上賽季被拖欠的工資和獎金,於是由律師出面,要求2008賽季托管方深市足協和合同簽訂方深圳足球俱樂部“在15天內解決欠薪問題,否則將請求上級勞動部門仲裁並依法追討”。在這些隊員採取法律行動的時候,托管方仍拖欠這些隊員一個月工資和全年絕大部分的獎金。
值得慶幸的是,廣州市體育局托管廣州隊,情況和上述兩隊相比稍好。一來,新的俱樂部沒有債務;二來,幾大贊助商已經明確表示,贊助金額不會少。對於部分球員對未來“錢”途的擔心,廣州體育局高層表示:“假使有些贊助商的款項沒有及時到位也不會出現問題,我們已經預留了一筆資金,在緊急時候使用。廣州隊2010年絕對不會出現欠工資、欠獎金的局面。”
擁有國企廣藥集團這個“財神爺”的廣州足球,一直是不少中超中下游球隊羨慕對象。但是,在這個新舊交替之際,廣藥正式退出,廣州足球讓人看到了大廈將傾的慘淡。
廣藥3年前入主廣州足球,是因為2010年亞運會將會在廣州舉行,他們全力以赴衝超,就是為了在亞運會召開之際,中國頂級聯賽之中能有廣州足球的一席之地。但2010年來了,廣州隊甚至有可能降入乙級聯賽,這不僅僅是對中國足球的諷刺,更是對政府聯手國企搞足球的這種行為的諷刺。
廣藥和足球的聯姻,帶有很大的政府背景。對於廣藥這樣的大型國企來說,每年投入幾千萬玩足球並不是很大的負擔。那些所謂的贊助費,企業並非真金白銀地投入,相關部門可以採取返稅、給予圈地優惠等類似政策,對企業進行變相補助。這樣的現象在很多中超球隊中都有,譬如山東魯能和北京國安。前者靠的是山東電力,後者則擁有中信集團的支持。而在這兩大王牌國企背後,則是當地政府的影子。所以,山東和北京一直是近幾年中超成績最為穩定的球隊。廣藥進入中超以來,成績也一直穩居中游,表明這種政企聯手打造球隊的模式,的確是能出成績的。
但是,去年年底那場反賭風暴,結結實實給了這種政企模式的球隊一記耳光。在公安機關公布的2006年廣藥和山西打假球一案中,廣藥領隊楊旭等人就供認是為了球隊衝超的無奈舉動。很顯然,當時政府和大型國企的巨資注入,的確給了廣藥巨大的壓力。可以這樣理解,當時那場假球,固然有尤可為及王珀等人的主觀操縱,也明顯帶有一些行政命令的背景。
最終的結果是毀滅性的。當醜惡暴露在大眾眼下後,廣藥這個大型國企,原想從足球中贏得名聲和政府青睞,卻最終砸掉了自己的招牌。現在一提到廣藥,都會聯繫到假球上去。所以,廣藥不再成為廣州足球的股東,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反賭風暴爆發前,廣州政府原本有一個在2010年對廣州隊實行股份制的方案——讓廣藥、廣汽和蘿崗區某企業一起入股新廣州足球俱樂部,以此來分擔管理俱樂部的風險。這個計劃從2009年年初提出,經過大半年的籌備,原本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方案。但廣藥的退出,頓時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其他企業也從一開始的觀望,到最終全部退出。而在反賭風暴的影響下,企業更是不敢來充當冤大頭,無怪乎知情人言:“這個時候誰還願意自己出錢來搞俱樂部?廣州隊明年在哪裡打還不知道呢!”
廣藥和其他幾家企業之所以繼續贊助球隊,無非是因為廣州足球要想重生,依然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支持。但現在,明顯有些回天無力的感覺。譬如,廣汽集團一直謀求上市,嚴格的審批制度外加廣州足球的不好名聲,最終斷絕了廣汽想自己搞足球的念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