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於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構想。專家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啟動,為中國和東盟雙方多年的努力和談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畢竟,這是我國正式啟動的第一個對外自貿區,運作了很長時間。
自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簽訂《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經貿關係發展迅速,貿易額已從當年約600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311.2億美元。目前,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三大貿易夥伴,而東盟則成為中國第四大貿易夥伴。
據悉,自貿區啟動後,中國與東盟雙方約有7000種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實現貨物貿易自由化。也就是說,雙方90%的貿易產品將實現零關稅。
貿易專家指出,中國和東盟將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相互投資這三個領域實現三重互動,互利共贏。更重要的是,自貿區的建成還將對區域經濟起到穩定器的作用。根據有關協議,中國和東盟國家今後如遇貿易爭端,即使彼此取消自貿區優惠待遇,但仍可回歸世貿組織優惠待遇,這將對貿易摩擦起到緩衝作用。
新加坡太平洋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陳企業認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啟動將促進亞洲國家間的貿易增長,降低對出口歐美的依賴度,這有助於亞洲經濟的穩定。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常務秘書長許寧寧說,由於東盟已與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簽訂自貿區協定,中國—東盟自貿區啟動後,中國企業在東盟投資生產的產品還可享受東盟與這些國家的自貿區優惠關稅待遇,從而銷往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