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咖不在大小 有用則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9 08:12:52  


  中評社台北12月29日電/中國時報文章指出,咖有很多種,依檔次級數,有大中小、ABC之分;依性質特色,遜的稱“肉咖”,妙的叫“怪咖”,當然還有“好咖”、“爛咖”之分。咖無所不在,但為了一場兩岸兩會“吃飯咖”的意氣之爭,竟然連三天登上報紙頭條,不僅顯示此一話題的熱度與敏感,更引爆了長期存在藍營內部的權力矛盾。而這根本不是什麼咖的問題! 

  文章說,包括連宋吳馬,道理人人會講,是非卻未易釐清。海基會內部有關“A咖對C咖”的怨言,顯然太過簡化失禮;但連宋這廂批評馬政府不顧人情義理,儼然哀怨婉轉,卻也有只見其小其私、未顧其大其公的意氣。 

  連宋二老政治歷練豐富,在藍營甚至民眾心目中,無論聲望或影響力,均屬“大咖”,以其格局,斷不會因為一場飯局是否作東而不滿暴怒。問題是,台灣內部本就因陳雲林來台而擾攘敏感,簽署協議營造兩岸良性發展、爭取台灣民心支持是為大、為公,藍營大老爭相邀宴,觥籌交錯,引發的社會觀感與維安影響是否妥適,相信老謀深算、深體民情時勢的連宋二老,當不致不察。如此利弊衡量,又怎忍、怎敢因私害公? 

  而連宋二人均非政府現任要職,民意觀感與責任成敗的壓力較輕,大可口稱人情義理,揮斥點評,但若易地而處如馬英九,是否亦能如此理直氣壯?又好比宋楚瑜說,“‘中華民國’有哪一條法令,禁止我們和大陸人士會晤”?但這豈是法律問題?而真不知乃是政治問題! 

  連戰辦公室主任丁遠超說,若無連宋二人二○○五年相繼的破冰之旅,兩岸關係豈有今日?他又說,兩岸政策之成敗,絕非一人之功或一人之過。兩相對照,妙就妙在,連宋當時創舉固有其功,但姑不論其時國民黨在野必須另尋蹊徑,當時主席連戰意欲以此創建個人功業,再戰二○○八;若以大歷史的觀點而論,假設無連宋當時之舉,馬英九當選“總統”之後,大勢所趨,兩岸關係是否就必然無今日之發展?說白一點,破冰之旅已有歷史定位,但國民黨重掌政權後積極開拓兩岸關係,連宋二老仍絡繹於訪陸之途,整體效應觀感,究竟是漸增或遞減? 

  丁又說,連無論在兩岸事務上做什麼,都是為了助馬,馬應珍惜。話雖不錯,但國民黨永遠的大老政治傳統,不論是難以放心或難以放手,只要一日不在其位仍謀其政,誰當家主政就必然會有大老在後下指導棋;如此關愛,誰堪承受?此次風波引發政黨交流應與兩會協商有所區隔之論,說穿了,問題根本不在政黨,而在個人,如果不是連宋,又豈有體制外的干擾或輔助之爭? 

  但馬英九與其執政團隊亦非無過。對連宋二老,此次是否做好了該有的溝通安撫?針對二老的脾性,既知可能的反彈與感覺,是否付出了相對的耐性與禮數?既然認知到大老邀宴陳雲林是政治問題,就更應認知到政治是現實的藝術,而必須戒慎處理,好好溝通。畢竟,C咖好說、B咖好用,A咖卻難纏又難惹;你是什麼咖,不是自己說了算。說穿了,咖不在大小,有用則靈,同樣的,無用甚至有害,則敗。


    相關專題: 第四次陳江會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