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拆解中美的哥本哈根峰會困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8 01:20:24  


白雪飄飄,12月16日,溫家寶總理飛抵哥本哈根,將出席氣候峰會。在大會的尾聲階段,中國的角色非常重要。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記者 黃曉南編譯報道)都說中美是哥本哈根峰會的主角,峰會能達到何種成果,就看這兩國的最終取態。然而,對於這兩國底裡的真正盤算,未到最後一刻,誰也都猜不透。

  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網站17日刊發頭條文章說,於正在舉行的哥本哈根峰會上,中美不斷指責對方在阻止氣候暖化方面做得太少,而其餘的歐洲及發展中國家,則在默默期待這對“中美利加”(Chimerica)組合作出更大的減排承諾。毫無疑問,峰會能否達成具真正意義的協議,一切還看這兩國的意願。

  聯合國氣候專員Yvo de Boer對現況有一針見血的剖析:“美國人想中國人做多些,中國人想美國人做多些,其他人就在問:為什麼他倆不一起做多些?”

  對了,為什麼呢?答案是:說到底,哥本哈根峰會的本質是屬於“經濟會議”多於“環境會議”。要限制氣候暖化,必須先作出經濟犧牲,這是與會各國的共識。各方現在爭持不下的,是這種犧牲應該如何分配:誰該負擔多一些,誰負擔少一些?

  目前,中美佔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達40%,而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的排放量,則是中國人的四倍。整體而言,中國的總排放量已超越美國,但不可忘記的是,中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當中,很大一部分是源於製造銷往美國的產品。一如在經濟層面,兩國在氣候問題方面也結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密切到一個程度,是“一方打個嗝(hiccup),就會令另一方咳嗽(cough)”。

  現在的局面是這樣的:一方面,美國不願看到中國為了減排而窒礙了近年以來的快速經濟增長,因為在金融海嘯之後,若中國不再向美國供應源源不絕的信貸,華盛頓和紐約都會陷入恐慌。另方面,若美國因減排而陷入進一步的經濟衰退,同樣也不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因為中國經濟仍然很倚賴對美國的出口。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 全球動員反暖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