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何厚鏵:澳門特區十年成就不是一個神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6 10:32:18  


 
  “澳人治澳”經驗:重要的是建立制度

  何厚鏵告訴新華社記者,在參加回歸慶典的時候,自己的心情除了興奮、自豪外,還有些“如履薄冰”。他時時思考著如何帶領特區公務員隊伍,在廣大居民的支持下,管理好、建設好特區。

  在他看來,回歸之初,特區政府起步不僅僅是從零開始,在某些範疇甚至是從負開始,“歷史包袱很沉重,特別是整個官員的本地化,在過渡期基本沒有啟動。”

  何厚鏵回憶說,回歸初期,許多官員馬上就投入到工作位置上,根本沒有經驗,也根本沒時間慢慢去學,一下子就要履行職責,這是一段非常困難的時期。

  為了使特區公務員隊伍迅速成長起來,澳門特區政府多年來派送了一批批公務員到內地國家行政學院、清華大學培訓,並與新加坡等地達成了公務員培訓協議。

  10年來,在何厚鏵的帶領下,特區政府以民為本,公務員隊伍在實踐和學習中不斷成長、壯大,公共行政建設穩中有進。政府以優化公共服務、建設公共服務網絡為切入點,推出了“服務承諾”計劃和“一站式”服務模式,不僅兼顧了社會及公務員隊伍的穩定性,也使公共服務的總體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我覺得10年來跟一個年輕團隊共同工作,為‘一國兩制’和澳門人民服務,這是我的榮幸。”何厚鏵說,他非常高興地看到在下一屆政府中,絕大部分主要官員都被第三任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留任,“一方面可以保持公務員隊伍的穩定,發揮他們10年來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另一方面,也是對他們過去工作的充分肯定。”

  隨著澳門近幾年經濟高速增長,社會急劇轉型,澳門居民對行政系統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壓力越來越大。同時,特區政府個別官員出現嚴重貪污腐敗的案件。對此,何厚鏵認為,一個政府個別人可能會出現貪污,但不能出現系統性的錯誤。一旦個別人發生問題,一定要能在制度上及時糾正解決。

  2007年6月,特區政府推出了“公共行政改革路線圖”,內容包括統籌架構重組、服務網絡建設、公務員培訓、公務員制度改革、廉政建設、法律修改等,這是回歸以來澳門公共行政領域規模最大、最系統的改革嘗試。當地輿論指出,改革有助於建立政府與市民之間更加直接的溝通對話機制,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何厚鏵非常看重“澳人治澳”進程中廣大民眾的參與,也歡迎立法會與民眾對他本人和執政團隊的監督。他認為,澳門未來真正的民主和進步是需要一個好的公民社會,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因為一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一個正確的整體價值觀,如果沒有大的共識,這個社會就發展不好。只有公民意識的提高,社會才能實現健康良性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