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在美國遏制中國崛起(中國的崛起被視為第三世界國家群體性崛起圖謀的一部分)的同時,美國政府也在盡可能地促使朝中關係發生根本變化,從而把他的地緣政治戰線推進至中國東北,在華盛頓看來,朝鮮的核問題很可能成為中朝兩國從根本上出現分歧的催化劑。比如一九五八年金門馬祖的對抗,促使中國在美國威脅要進行軍事反擊的情況下,強烈要求蘇聯提供援助(包括向中國提供核力量),但均被予以拒絕,最終導致了中美在一九七二年的接近和在某些重要問題上的合作,使美國在遠東的戰略戰線地位得到了改善。顯然,朝鮮的政治傾向對中美的政治和軍事平衡都至關重要,如果出現一個形式上仍是中國和朝鮮社會主義同盟國的成員、但卻採取“獨立”立場的朝鮮,那將削弱中朝的團結。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美國既要使朝鮮和韓國保持一定的緊張關係,又要利用朝鮮對他在美國統治下的韓國所具有的固有關係作誘餌,使美國得以與之建立一種特殊的“外交關係”,正如同前蘇聯通過對東德的影響增加了自身在西德的重要性,並使之成為最重要的西方經濟夥伴。今天,美國已然得到了一個在他們看來極為重要的資本:同朝鮮直接對話的可能。鑒之於朝鮮對在國際舞台上擁有獨立外交政策的爭取和逐步開放的政治政策,這也許是在觀點和利益上真正推動美國進一步擴大遠東地緣影響的契機。
就朝鮮方面來說,長久以來的政治爭奪迫使朝鮮必須擺脫作為要害國家某種意義上“任人爭奪”的現實處境,而獨立的外交政策取決於取得國際性(或地區性)政治、經濟或軍事意義上的影響和地位,因此,朝鮮把進行核試驗、發展核武器這一點看作是事關在世界中心大國間鬥爭中擁有“獨立的”外交權利的關鍵所在。近年來美國不斷向朝鮮施壓,無非就是要遏制朝鮮等第三世界國家渴望站起來的願望,是要將這些國家當作其邊緣政治鬥爭(或不接觸戰爭)的主要前哨陣地,並且一定程度的緊張局勢也保護了這樣一種關係,即保障那些被美國“保護”的國家不脫離自己的軍事控制。對此,朝鮮的傾向有兩種:第一種是堅持鬥爭,因為美國不承認朝鮮,不但要搞核訛詐和進行政治經濟上的制裁,甚至將朝鮮列為威脅世界和平的“邪惡軸心國”,這就不能不迫使朝鮮政府和人民都站起來反對美國。按照美國的論調,所謂的“邪惡軸心國”無非是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不發達國家和地區,一旦擁有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要反對百分之廿的精英統治,就是極其危險和世界動蕩的根源,並以此提出了“廿對八十”的單極主義,即“任何持有或謀求對聯邦共和國具有威脅力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都是敵人。”我看美國這麼說,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這些國家的人民受到了壓迫是要站起來的,我們說十個人裡面一個人壓迫九個人,那九個人團結起來就沒有不反抗的道理,是不是?
第二種是要爭取快,但要做好慢的準備,這是因為朝鮮等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在沒有得到機會的情況下是要相當長的時間才有可能的。現在朝鮮的核問題暫時還沒有解決,並且短時間內也是無法解決的,美國的駐軍在韓國一天還沒有走、美國的核訛詐一天還存在,朝鮮人民的鬥爭就還會繼續發展下去。但是不是說所謂的鬥爭就只有打仗這一種辦法呢?還是有別的辦法的,比如美國不承認朝鮮,對朝鮮搞政治和經濟制裁,就迫使朝鮮人民自己搞生產、搞經濟和搞軍事,等搞好了,美國就還是要承認的。毫無疑問,那時候的國際形勢就有了很大的變化,美國如果不願作出妥協,就會加強它的對手中國對平壤影響的威脅,並且這種擔憂又將反饋在美國對朝鮮的關係上。現在的重點是,朝美對話正是促使這種微妙關係發生某種根本性的變化,也就是說,美國要搞封鎖和制裁,雖然朝鮮的口號是反對制裁,但也是一樣可以發展經濟和文化,所以也不急著同美國他們建立關係,這樣朝鮮就很有主動權了。但如果朝鮮人民站起來了,美國就不搞制裁了,而是拿經濟合作當作外交攻勢,到那時,朝鮮也是願意同美國搞貿易、同其他西方資本主義等國家都搞貿易的。各國經濟的發展既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又要依靠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包括貿易來往和技術合作等),這是一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是要能夠看到這一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