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09年縣市長選舉結果之分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6 10:12:52  


 
  二、 縣市長選舉結果對明年“直轄市長”選舉之可能影響

  (一) 北藍南綠基本盤恐不易打破

  此次縣市長選舉結果,國民黨鎖定突破的縣市包括嘉義縣、屏東縣,民進黨鎖定突破的縣市包括南投縣、台東縣均無功而返,顯示出藍綠固守的基本盤甚難被他黨陣營所突破,因此,明年“直轄市長”選舉,國民黨若欲光復高雄市、大台南市,或者民進黨想拿下台北市、新北市,甚至是台中市,都具有一定的困難度,在兩黨提出單一候選人相互競選的前提之下,北藍南綠的基本盤恐不容易打破。

  (二) 黨內是否分裂及提名人選特質,將是“直轄市長”選舉勝負關鍵

  此次國民黨在部分縣市面臨黨內分裂的問題,雖然最終選舉結果仍鞏固部分縣市的地方執政權,但嚴格而論,國民黨在這些縣市贏的並不輕鬆,因為在國民兩黨得票率逐漸拉近的情勢之下,國民黨內分裂確實讓民進黨有可趁之機,反之,在民進黨選情優勢的地區也是如此。因此,國民兩黨黨內是否分裂,以及提名人選的特質,將是明年“直轄市長”選舉勝負關鍵。

  (三) 國民黨施政成績對於明年“直轄市長”影響將更為顯著

  此次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在席次及得票率呈現下滑趨勢的兩個原因,一方面乃是投票率不如預期,另方面則受執政黨的施政包袱所影響,包括經濟景氣回升速度不如預期、失業率下滑幅度不符期待….等等,均間接影響國民黨籍縣市長選情,明年“直轄市長”選舉的日程,是國民黨已執政兩年半的時間點,馬政府的施政成績對於“直轄市長”選舉的影響將更為顯著。

  許多媒體觀察者及政治評論者均將2009年縣市長選舉以及2010年“直轄市長”選舉,視為是2012年“總統”選舉的前哨戰;而民進黨也將這兩場地方選舉視為未來能否在“總統”選舉施行“地方包圍中央”策略的重要關鍵。惟筆者認為,將縣市長選舉擴大解讀為“總統”選舉的前哨戰,或者是馬政府的期中考,均非客觀公允之解讀,此乃因為縣市長選舉的勝負關鍵,主要著重在候選人的個人特質及地方施政及服務成果,若刻意捨棄候選人的特質、縣政主張及施政成果來加以解讀此屆縣市長選舉結果,不僅恐輪為政黨惡鬥之論述,似也不利台灣民主政治之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縣市長選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