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民進黨若輸掉阿里山代表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30 00:23:45  


民進黨雲林縣長候選人張花冠(左)突然拋出,馬英九如果願意停止與中國大陸簽訂ECFA,她就願意退選。中央社圖
  中評社台北11月30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距離12月5日台灣縣市三合一選舉投票日只剩下最後一周,經過藍綠兩軍激烈對峙選情初步明朗,在17個縣市之中,綠營有機會穩住南部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3個執政縣,北台灣的宜蘭縣呈現五五波。民進黨若保住執政3縣就算小贏,但仍無助於化解因對抗兩岸和解所造成的邊緣化危機。

  台灣上次縣市長選舉是在2005年底,當時扁政府才剛剛連任,意氣風發,傾所有人脈、金脈輔選;儘管如此在23縣市之中,仍只拿下6個縣市。這次選舉因台中、台南、高雄縣市合併,只有17個縣市改選,民進黨失去“中央政權”,又持續杯葛兩岸和解,陷入苦戰。相對於民進黨刻意把這場選戰操作成“馬英九的期中考”,這也是選民對民進黨整體表現的總體檢。

  檢視近年來台灣政治版圖發展,民進黨優勢選區已難跨出南部、農業地區範圍,選區內呈現青壯人口流失、居民平均學歷不及大都會區的現象;與綠營早年訴求制衡與改革,獲都會菁英支持,亦以菁英階層為骨幹的結構,產生很大的落差。最明顯的對比就是20多年前黨外運動在台北市議會、台灣省議會崛起,10多年前陳水扁從台北市進軍“總統府”,如今民進黨竟然在整個台北市拿不到一席票選“立委”的黯淡落差。
 
  綠營一直不願正視民進黨節節敗退,從北部退到南部,從都市退到鄉村的事實。從政黨研究來看,這是一個政黨走下坡的警訊,邊緣化在進行中,這不能怪別人資源比較多,根基比較雄厚,民進黨也曾經執政過8年,有很好的機會卻從指縫間流過。

  民進黨這次如果繼續穩守南部,並沒有改變目前的結構,即使能拜國民黨在部分選區分裂之賜,多攻下一個或二個選區,改變也不會太大。從整體面來看,民進黨在手握“中央政權”時,都沒辦法藉此奠定穩定的基業,擴大支持基礎,更何況是一席、二席縣市長的上下浮動。換言之,這場選舉表面上看,藍綠主帥打得熱呼呼,對藍綠版圖、台灣的未來不致產生太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