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發改委: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巨大壓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7 09:21:28  


  中評社北京11月27日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26日說,中國將盡最大可能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和切實行動,為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全球氣候不斷作出新貢獻。

  新華社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本月25日確定了2020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據解振華介紹,這是中國根據國情採取的自主行動,也是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的巨大努力,充分表明了中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積極負責任的態度。

  解振華表示,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著巨大壓力和特殊困難。

  “儘管如此,中國本著對全人類長遠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在全面考慮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社會經濟發展趨勢、能源消費總量、節能降耗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和任務以及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望的基礎上制定了上述目標。”

  “雖然實現上述行動目標特別是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但是中國實現上述目標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解振華說。

  他表示,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並且在改革發展的各個階段,都從國情和實際出發,提出積極可行的奮鬥目標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一直進行著不懈的努力,2007年,制定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為此,中國積極推進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和行動,在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植樹造林等領域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降低能耗,中國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嚴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取消“高污染、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加大淘汰電力、鋼鐵、建材、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焦炭、煤炭和平板玻璃等行業落後產能。

  上述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已在2005年基礎上累計降低13%,有望實現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20%左右的目標,這相當於少排放二氧化碳15億噸以上。

  2006—2008年,淘汰落後煉鐵產能6059萬噸、煉鋼產能4347萬噸、水泥產能1.4億噸、鐵合金產能246萬噸、電石產能244萬噸、焦炭產能6445萬噸。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國已累計關停高耗能、高排放的小火電機組5407萬千瓦,提前完成“十一五”的小火電淘汰目標,相當於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24億噸。

  他說,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在抗擊自然災害,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繼續積極參加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進一步採取各項政策和措施加強體制機制建設,積極推進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節約能源和提高能效,不斷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研發投入,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森林碳匯,提高適應能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