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韓媒:美國在韓“無限影響力”或被中國趕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0 14:18:17  


  中評社香港11月20日電/朝鮮日報引述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說,美國在捕獲韓國芳心的競爭中遭遇中國的強有力挑戰。

  20年前,美國總統喬治-布什訪問韓國時,美國是韓國不爭的盟國,也是最大的貿易夥伴。當時,對於韓國來說,中國是共產主義敵國,往返於中國和韓國之間的航班每週只有一次。

  然而,當美國總統奧巴馬18日來到韓國時,美國不能在韓國“隨心所欲”。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對象國,而且每週有642個航班往返於兩國。

  當然,美國仍然是韓國最重要的政治、軍事同盟。但是,在中國對南朝鮮同時擴大影響力的情況下,美國卻對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和北核問題等核心懸案幾乎置之不理。

  英國國際問題諮詢機構“Control Risks Group”高級分析師安德魯-吉洛姆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李明博政府執政時期可能性雖然較小,但從長期來看,韓國可能會受到中國更多(和美國相比)的影響。”

  在對朝外交方面,美國也逐漸將主導權讓給中國。奧巴馬計劃下月8日將朝鮮問題特別代表斯蒂芬-博斯沃思派往平壤舉行會談,以解決朝核問題。但博斯沃思目前還在兼任美國塔夫斯大學的教授。《金融時報》諷刺其為“兼職(part-time)外交官”,同時報導稱:“韓國外交官無法確信他是不是負責美朝雙邊會談的最佳人選。”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去年10月由溫家寶總理親自出馬前往朝鮮,勸說朝鮮國防委員長金正日。

  隨著朝鮮的核威脅遲遲得不到解決,就連對美國持友好態度的韓國保守議員也開始指責美國。他們抱怨說,由於《韓美導彈協定》,韓國無法開發可以對抗朝鮮的射程較長的導彈。

  但是,美國現在仍然有機會挽回此前在韓半島外交領域丟失的“分數”。《金融時報》分析說,韓國在歷史上對周邊強大國家具有深深的不信任感,而且韓國是民主主義國家,所以同共產黨統治的中國之間的政治關係不會像經濟關係那麼融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