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爭論總統譯名 “奧巴馬”還是“歐巴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0 12:39:16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華盛頓郵報》16日刊登該報記者肯思.B.理查伯格發自北京的一則報道稱,中國政府邀請“奧巴馬總統”訪華,結果從“空軍一號”下來的卻是“歐巴馬總統”。這則報道題為《外交鬥爭:“奧巴馬”還是“歐巴馬”?》,要點如下:

  此行免不了貿易爭端和中國貨幣幣值爭議等等。還有另一個外交交鋒是如何拼寫第44任美國總統的名字,接下來當然是如何用中國普通話把它讀出來。

  交鋒可以一直追溯到“白宮”的譯法。中國人向來稱之為“白宮”,意思是“白色的宮殿”。但奧巴馬政府對此持有異議。他們提醒中方說,美國沒有宮殿,堅持在官方聲明中使用“白屋”,意指“白色的房屋”。

  當被問及即將訪華的是“奧巴馬總統”還是“歐巴馬總統”時,美國駐華大使館女發言人蘇珊.史蒂文森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回答說:“使館正致力於常用詞匯的中文翻譯標準化。”

  她說:“‘歐巴馬’符合這個名字的正確發音,我們偏向於這個中文翻譯。”

  自從這位總統首次出現在中國的電視屏幕上,其名的中文譯法一直是“奧巴馬”。按他本人的話說,改變很難。

  中國一名官方譯員承認,“歐巴馬”的譯法可能事實上更接近於美國的發音。但他說,這聽起來很奇怪,因為讓他想起日語詞匯“歐巴桑”這個對老年婦女不友善的稱謂。

  他說,他更喜歡“奧巴馬”,因為漢字“奧”的同音字還有“澳大利亞”和“澳門”的“澳”,“奧”還有“深邃”的意思。相比之下,“歐”是“歐洲”的“歐”。

  因此眼下,中國記者在報道這次訪問時,這位美國總統的名字和他工作生活的地方就各自有了不同的譯法。

  “我認為,任何變革都要花費時日,”史蒂文森在郵件中說。她回憶起中國首都的英文名從“Peking”到“Beijing”花了多長時間。她說:“不過,美國政府已經適應了這個新詞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