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印度全球招標 為拖延30年“新型”軍機定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20 09:44:33  


印度空軍LCA戰鬥機編隊起飛。(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印度海軍早就希望採用自行研製的LCA輕型戰鬥機作為航母上的輕型艦載機,使之與米格-29K艦載機相配合,實現航母上的輕重搭配。新民晚報報道,近期,印度媒體透露,打算在全球範圍內招標,爭取物色一家著名航空公司為其LCA艦載輕型戰鬥機最終定型,使拖了30年的“老機”能盡快服役。

  為何此時印度急於加快發展該型戰鬥機?印度海軍如此執著地發展該型戰鬥機到底出於何種目的?

  基礎薄弱 指標過高

  前不久,印度海軍高調宣布,向國內廠商訂購6架海軍型LCA戰鬥機,且為每架戰鬥機出資約3000萬美元。而據印度官方透露,印方原本打算與美國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進行合作,希冀後者能為航母艦載型的LCA輕型戰鬥機最終上台階提供“有效”的幫助,不過合作計劃沒能通過美國政府的審批。也許印度因受到美方的上述刺激,而被迫作出了如此強烈的反應。

  長期以來,印度海軍在發展LCA戰鬥機項目上一拖再拖,遲遲難以成軍,的確感到很沒面子。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印度就提出研發LCA輕型戰鬥機,以替代印度空軍大量裝備的蘇制米格-21戰鬥機。按照最初的設想,LCA的研發目標是一種輕型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完全可以滿足21世紀前20年的作戰需要。但由於印度工業,特別是其航空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要想在短期內完成設計、研發任務,很難實現。特別是最終要建成,並及早裝備這樣一款“有相當作戰能力”的艦載機肯定難度不小。

  除了印度航空工業基礎薄弱外,印度官方給LCA定的指標過高,期望值也太大。多年來,印度有關部門迫於各種壓力,不斷升級LCA的各種戰技術指標,恨不得各方面都瞄准國際一流技術和水平,所以使得飛機原型機出廠一拖再拖。大家都知道,印度1980年就對外公布了LCA計劃,但直到l0年後才勉強完成整體設計;1995年才造出第一架技術驗證機。原本定於1996年首次試飛的驗證機,卻遲遲拖到2001年1月4日才離地升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