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際均:反獨基礎上,撤導彈可商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5 09:02:03  


中國孫子兵法研究學會會長李際均。(中評社 康子仁攝)
  中評社台北11月15日電/大陸退役中將、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際均昨在台北指出,在“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的基礎上,大陸撤離對台導彈部署可以商量,不過它是兩岸協商的結果而非前提。在當前的形勢下,他看到兩岸存在以“非戰爭手段”解決爭端的可能性,他建議在南海開發問題上,兩岸不妨先協防,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固有疆域。

  中國時報報道,這是迄今大陸軍方對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最具權威的說法,引起全場矚目。 

  報道說,曾任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的李際均,自稱一輩子研究戰爭,今以學術交流方式“登陸”台灣,實屬難料,說明兩岸關係的大幅改善。他和潘振強(大陸退役少將、國防大學原戰研所所長)隨鄭必堅一行獲邀訪台,如融冰之旅,為兩岸軍事交流邁出第一步。由於身分特殊,他們的發言格外受到台方與會人員的關注。 

  李際均說,兩岸建立軍事互信要有政治共識,其核心為“九二共識”和“反對台獨”,在此基礎上,確定兩岸的政治定位,同時明確統一的方向和步驟,就目前條件看“尚未成熟”,但這不妨礙民間先行交流,對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進行探討。他說,承認一中原則,比建立五十萬大軍都管用。 

  對於大陸撤離導彈問題,李際均認為,這件事兩岸“可以商量”,但不能視為前提,而是兩岸協商的結果。他幾度重申,大陸部署導彈是整體國防上的需要,因中國周邊地區潛在威脅未除,需要全面部署不能留白,導彈即便針對台海,也是為防範台獨和外國勢力介入台海而設。 

  面對美日在台海地區的角色扮演,李際均以強硬口吻指出,“不容美日等外國第三勢力介入兩岸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任何環節”,因其侵犯中國的“主權”。如果美國執意介入,“就等著瞧!”中國導彈能打一千公里,美軍就得後退一千二百公里,他多次在二軌和美方人員論及於此,對方“一言未發”。其立場之強硬,溢於言表。 

  潘振強亦稱,兩岸建立軍事互信不需要美、日介入,但可以釋出消息,知會對方,以示尊重其在該地區的合法利益;在兩岸進行二軌交流時,亦可邀請美、日專家與會,但在“一軌”正式協商時,絕對不容外力介入。 

  儘管兩岸關係出現積極進展,包括李際均在內的大陸與會人士,對台海局勢仍心存三大隱憂:擔心台灣的政策不連貫;不排除台獨捲土重來;外力干預使台政策搖擺不定等。為此,大陸不能不有所準備。言談間,大陸代表對綠營重新執政最感棘手,也最難預料,情急之下一度讓潘振強脫口而出,“希望藍營內部不要再內鬥了!” 

  既然形勢看好,李際均建議兩岸在南海開發問題上,不妨先共同協防,然後共同開發,兩岸攜手維護中華民族的固有疆域“有什麼問題呢!”豈容外人置喙。 

  潘振強建議,兩岸何不共同編寫抗日戰爭史,以凝聚共識。他說,來台之前海軍友人託他提出,兩岸可否在海峽“分道航行”問題上進行合作,以減少海上意外事故發生。大陸外交學院前院長吳建民說,據他多年的外事經驗,事情成敗的關鍵往往在“點子好不好”,有好點子,多半能成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兩岸二軌對話 重量級人物激烈交鋒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