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邵宗海:兩岸若不強化互信 和平遠景難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3 15:32:44  


邵宗海表示,因為兩岸之間的互信還不夠,和平協議短期內不易達成。(中評社 康子仁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13日電(記者 康子仁、倪鴻祥、黃筱筠)兩岸一甲子研討會今天在台北舉行開幕式,下午進行分組討論,台灣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研究所所長邵宗海,在政治組發表“兩岸建立政治互信的癥結所在”論文。

  邵宗海表示,因為台北從來沒有正式表達過贊同“一個中國”原則,北京對台灣依舊存在台獨疑慮,但是在另一方面,在大陸“一國兩制”宣導下,以及對台的軍事部署,也讓台北對北京充滿了不信任,如果兩岸當局不願意推動彼此互信基礎的建立,兩岸關係將會停滯不前。

  邵宗海指出,北京對兩岸政治互信不足依舊有憂慮,要如何解決兩岸矛盾,以及處理兩岸政治與軍事等敏感問題,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提出具體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要建立互信,建立互信的基礎就是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對北京來說,這只是兩岸建立政治互信的最基本條件而已,而進一步的政治互信如何鞏固,或者其他政治議題是否還需要另外一些配套的獨特條件,至少在目前兩岸的官方文件尚未具體提到。

  邵宗海認為,反而過去探討“兩岸之間政治互信不足的癥結”問題,可能更有助於雙方了解台北與北京哪些地方尚有彼此的歧見存在,或者需要去增強哪些條件去除各自的矛盾。

  邵宗海指出,從大陸官方文件與領導人的條件來看,北京覺得“兩岸之間政治互信不足的癥結”,應是有些形式上的條件,台北從來沒有意願配合,而實質上的憂慮,則一直存在北京內心深處。

  邵宗海進一步表示,所謂“形式上的條件台北沒有配合”,當然就是說“一個中國”的原則,台北從來沒有正式表達過贊同,雖然九二共識目前是兩岸可以接受的說法,不過,台北詮釋的“一個中國、各自表達”看法,北京也沒有表態支持過。

  其次,所謂“在北京內心深處實質上的憂慮”,則是北京從沒抹去它覺得台灣一直存有“獨立”念頭的憂慮,即使陳水扁過去兩次就職演說重複“四不一沒有”宣示,北京還是從沒相信過,等到馬英九贏得大選,儘管再三強調“不獨、不統、不武”的三不原則,北京還是在重要文件與談話中提到,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雙方建立互信的根本基礎,這種對台北希望它持續“反對台獨”的重複強調,就是說明北京內心的憂慮,以及它對台北不表信任的反射。

  邵宗海強調,另一方面,台北對北京同樣充滿了不信任,特別在一國兩制宣導下,對台灣採矮化或併吞的措施,以及在軍事佈署下對台灣造成的安全威脅,是導致長期以來台北無法信任北京所表達的誠意。

  此外,大陸對台全面的軍事佈署,也的確讓台北很難相信北京訴求“不會對台動武”的保證,早年在“陸委會”所做的民調裡,一直有很高比例顯示台灣民眾相信大陸最後終究會對台動武,而且希望北京能撤除所部署對台為目標的導彈,也是多數台灣民眾的選項。

  邵宗海認為,兩岸政治互信的不足,說明了類似像“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要在短期內想達成協議有所困難,但是兩岸當局如果不願走出一步去推動彼此互信基礎的建立,那麼兩岸關係的停滯不前,台海和平遠景的難現,恐怕很快就會展現在眼前。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