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外媒過度解讀人民幣政策 炮製升值輿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3 09:23:28  


  中評社香港11月13日電/中國人民銀行在11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首次提出,將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這一新表述立刻引發了西方媒體的關注,都圍繞“人民幣升值”大做文章。《華爾街日報》稱“環太平洋國家壓人民幣升值”;《金融時報》說“中國央行承認人民幣受到升值壓力”;彭博社說,中國10月份經濟走強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紐約時報》表示,“發展中國家開始抱怨中國匯率政策”。

  面對西方媒體昨日針對人民幣的“狂轟濫炸”,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輝清博士1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西方媒體對中國央行的政策往往存在捕風捉影、過度解讀的傾向,這是一種對中國施壓的方式,它們試圖通過製造這種輿論來導致人民幣升值“成為事實”。

  外媒猜測匯率政策微調

  路透社網站12日說,中國央行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提法同以往顯著不同,顯示中國央行在全球金融危機後,更加關注更廣泛意義上的整體匯率穩定,並將加強國際間的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幣值和金融體系的穩定。《華爾街日報》12日說,中國央行在匯率政策的官方措辭上作出了罕見的變化,可能是為了回應對美元不斷走軟以及資本流入飈升的擔憂情緒。《泰晤士報》也表示,央行貨幣政策的表述是中國發出“允許人民幣升值的一個暗示”。

  渲染人民幣升值外部壓力

  路透社12日的評論說,“這或許是中國人民銀行對近期國際上有關要求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回應”。《華爾街日報》12日的報道也宣稱,中國正面臨著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新壓力,這些壓力來自於“整個環太平洋國家”。

  專家否認匯率政策轉變

  高輝清表示,西方媒體如此炒作人民幣匯率問題,一方面表明西方對人民幣匯率很關注,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對中國的施壓方式,它們希望通過這種輿論導致自我驗證的效應,使人們都去買人民幣保值升值,並為國際資本炒作人民幣概念做埋伏,以促使人民幣快速升值。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