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務署署長馬利德(中)及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會赴東江考察,昨舉行簡報會。(文匯報) |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為紓緩廣東省旱情,香港水務署向廣東省水利廳提出,明年雨季來臨前減少輸入東江水。但水務署署長馬利德表示,由於輸港東江水只佔東江總流量3%,加上香港取水站太園泵站接近中下游,對粵北、粵東旱情的影響有限,故廣東省水利廳婉拒特區政府的建議。不過,倘旱情持續,該署會應粵方要求實施減少供港東江水的備用方案,每日輸港東江水會減少50萬立方米,但此舉不影響港人用水。該署強調,現階段不會仿傚澳門提供經濟誘因,鼓勵市民節約用水,但長遠會引入再造水和海水化淡。
香港文匯報報道,馬利德和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會本月9至11日赴東江考察,並與廣東省水利廳官員會面,了解廣東旱情及東江流域的情況。廣東省水利廳資料顯示,今年東江流域地區的平均降雨量按年減少26%,約為1,255毫米,令廣東省三大水庫包括楓樹壩水庫、新豐江水庫和白盆珠水庫的總儲水量較去年減少25%,僅約70億立方米。
粵水利廳有信心確保供水
馬利德昨引述,廣東省水利廳感謝特區政府和港人對廣東省旱情關懷,指今年旱災情況與2004年相若,有信心能調配三大水庫的儲水,確保東江沿線市鎮和香港供水穩定,目前毋須減少輸港的東江水,但將繼續與特區政府作緊密聯繫。
馬利德續說,香港每年從東江的取水量不多於8.2億立方米,佔東江流域年均流量約3%,加上今次旱情集中在粵北、粵東較偏遠的農村,縱然香港減少輸入東江水量,對紓緩廣東省旱情幫助不大。而內地相關部門已透過掘井、用車送水以及人工催雨等方法,解決農田乾旱的情況。
旱情若持續每日減供25%
但為應付旱情,水務署已制定減少輸入東江水量的備用方案,馬利德說,香港冬季雨量較少,每日平均需要輸入200萬立方米的東江水,有需要時每日可減少輸入50萬立方米的東江水。他解釋,目前香港水塘總儲水量約為4.8億立方米,即使減少東江水也不影響港人用水,有能力應付明年雨季來臨前的供水需求。但他強調,面對廣東省的旱情,港人要居安思危,切勿浪費食水。
海水化淡須降成本才應用
他說,本港食水及鹹水的系統獨立,有條件發展再造水和海水化淡技術,但礙於有關技術成本高,須降低成本才能應用。他舉例,若以海水化淡取代東江水,海水化淡的成本須降至與東江水相若,即由現時每立方米約10元降至6元;目前利用再造水沖廁,每立方米成本達7元,倘減至2.41元才合乎經濟效益。
水質事務諮詢委員會主席何建宗亦稱,由於東江水供應穩定,加上再造水和海水化淡技術不普及,令成本過高,單是鋪設海水化淡的喉管已高達700萬元,料本港最快5至10年後才可以推行海水化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