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下月召開 重在調結構防通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2 15:51:21  


  中評社北京11月2日電/於今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把“調結構、防通脹”作為重點。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刊文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回顧一年得失並部署2010年經濟工作。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如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沉著應對通脹預期,增強後勁再上台階,成為中國經濟要繼續破解的課題。

  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包括四萬億的巨大投資計劃出台後,緊接著實施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劉迎秋認為,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非常及時,也符合中國實際情況。“對於克服金融危機的衝擊產生了積極作用。促成了2009年GDP上半年7.1、第三季度8.9的可觀增速,估計第四季度可能會超過9%甚至達到10%”。

  除了對經濟增速的刺激拉動,對一些行業進行的短期對策性部署外,“一攬子計劃也包括對一些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安排,既注意到了製造業,也注意到了其他產業的配合;既注意到了國內市場,也充分考慮到了國際市場的開發”。劉迎秋認為,“四萬億投資主要集中在鐵路、公路、交通等基礎設施方面,並增加了對企業的創新基金投入,這些都帶有長遠的投資性。”

  “國際金融危機打擊顯現之後,黨中央、國務院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的出台速度非常快。”長期致力於宏觀經濟研究的張立群認為,“中國經濟在這麼嚴重的打擊下,一年來並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調,除了中國自身支持經濟發展的條件非常好之外,是政府的宏觀調控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在一攬子計劃實施一周年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有所緩解,全年“保八”幾無懸念,但當前經濟中存在結構調整總體進展不快等突出問題。對此,楊瑞龍認為,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產能過剩的問題比較突出。“今後來看,調結構還是比較重大的問題”。在楊瑞龍看來,調結構是一個涉及到經濟增長的分量和增長的可持續性問題,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當前中國經濟的復甦基礎還不太堅固。

  目前,從各地的投資方向看,不僅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仍在盲目擴張,風電設備、多晶矽等新興產業也出現了重複建設傾向。一些地區的投資衝動又有乘4萬億刺激計劃之機而再度升溫的趨勢。一些縣市表示憋了好久的“上項目”需求終於有了出口,對項目幾乎來者不拒,也沒有時間充分論證、科學規劃,就心急火燎地大幹快上。由此導致的違法、違規審批,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的現象又有所抬頭。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速顯著超越了GDP增速”,楊瑞龍指出,“四萬億投資計劃通過貨幣政策得到一個比較充分的體現,表現在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速上,已經連續保持在28%到29%這樣一個水平。”

  客觀來看,高速的廣義貨幣投放量有效地刺激了經濟計劃的實施,也實現了通貨緊縮的逆轉,但是另一方面也對之後的通脹產生了預期。在全球流動性條件總體十分寬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國內貨幣增長較快,消費和投資需求明顯回升的情況下,“通脹壓力到第四季度會顯著增長”,楊瑞龍認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