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空軍特種食品已系列化 救生口糧好吃耐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9 16:51:00  


穿著春秋常服的中國空軍士兵。(資料圖)
  從人扛肩背、埋鍋造飯,到機械化、信息化的飛行員餐車、外場飲食保障車全方位保障;從“一口炒面一口雪”的戰地夥食,到傘兵自熱式口糧、飛行救生食品、飛行遠航食品應有盡有;從厚棉襖、老羊皮,到空勤、地勤、傘勤特種工作服系列裝配。60年來,空軍後勤軍需保障演繹了一段獨具特色的“吃飯穿衣”變奏曲。

  被裝:從“陸軍上衣,海軍褲子”到系列化、配套化的“空軍藍”

  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野戰軍6縱18旅政治委員李震寫了一首《棉衣歌》,裡面有這樣幾句:百萬賊兵何足畏,三冬無衣實堪慮;千次萬遍縫不成,摸衣起立罵北風;千萬將士自己縫,織成棉衣度嚴冬。歌曲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缺衣少被的窘境和廣大官兵克服困難、自力更生、自制禦寒衣被的情景。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高度重視軍隊生活保障,空軍陸續裝備了50式、55式、62式、65式等服裝。1965年,又研發了地空導彈部隊工作服裝。此後,又陸續研製裝備了78式飛行服、88式地勤工作服和傘勤靴、93式專用飛行服。

  雖經空軍常服樣式、用料及顔色等先後進行了12次調整,但常服一直沿用“上綠下藍”的做法,始終沒有屬於自己的顔色。從2000年開始,空後軍需部機關採取內外結合的方式“招賢納士”,組建專業科研隊伍,成立了空軍專用服裝技術開發試驗基地,並按照空軍被裝改革整體思路和設想展開研究。2002年以來,空軍特種工作服裝的研發步入快車道,相繼研製裝備了防護性能和戰術性能比較先進的“02”空勤、“06”傘勤、“06”地勤特種工作服裝。

  2005年,經中央軍委批准,空軍常服在結構、樣式不變的基礎上,顔色改換淺灰藍,並於2005年裝備部隊,結束了空軍穿“陸軍上衣,海軍褲子”的歷史,空軍官兵的形象由此煥然一新。2007年,全軍統一裝備07式軍服。換裝後,神氣的“空軍藍”常服令人眼前一亮,空軍官兵終於有了系列化、配套化的軍種服裝。官兵們紛紛表示,新軍裝能提升信心,展示軍威,增強獻身使命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如今,軍服除了禦寒之外,已被賦予了更多的功能。它既是軍人的外在標誌,也是軍隊戰鬥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更是國威、軍威的象徵。

  一衣一帽、一鞋一襪均關係基層官兵的冷暖。空後軍需部機關逐年加大對基層的投入,先後為基層修建了洗衣房、儲藏室、晾衣場、晾鞋台等設施,配備了洗滌、烘幹等設備,還積極開展被裝下送、調號換號和縫補洗滌任務,為基層官兵提供方便。以前困擾基層官兵洗衣難、調號難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目前空軍在被裝供應上,普裝適體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特裝適體率達到100%,有效地保證了官兵訓練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