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逸舟:解讀一中原則的法理情內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9-11-25 00:22:40


祗要兩岸雙方發揮智慧,小心呵護,前景樂觀可期。
 
  “一中原則”中的事理內涵

  常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無論辦甚麼事,都要合乎常理,順乎事理,否則就得不到多數人的支持,就會事與願違。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也是如此,堅持得好、堅持得合理,就會諸事順遂;堅持得不好、堅持得不合理,結果不僅無助於一個中國,還會有害於一個中國。所以,筆者在2004年曾經指出:“十多年鬥爭反復證明的其實也只是一個現實:如果我們不打算接續1949年的國共內戰通過戰爭把‘中華民國’徹底消滅,那麼一個中國的框架中就必須留有對方能夠接受的位置,否則只能迫使對方離一個中國越來越遠,直至台獨(能不能實現是另外的問題)”。

  “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事實上吸納了台灣方面的提法。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灣由於“終止動員勘亂”,必須為兩岸關係重新定位。在“修憲”確定兩岸為“一國兩區”、“兩岸互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的同時,針對大陸“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立場,提出“台灣固為中國的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針對大陸“一國兩制”統一模式(台灣視為對其矮化與消滅),提出兩岸“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經過此後近20年的激烈攻防,大陸於2000年在一個中國原則的表述中正式納入“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並於2005年“胡四點”及“胡連會”中落實為具體政策。那麼,“兩岸同屬一中”在反映兩岸關係客觀事理方面究竟有甚麼新的意涵與意義呢?

  首先,“胡六點”關於兩岸尚未統一的原因“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為延續的政治對立”的論斷,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不再絕對“否認”對方在統一前政治上的存在及其現實合理性。上個世紀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是甚麼?這就是毛澤東當時所稱關於中國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不同選擇。在大陸以前看來,這種“對立”在1949年已經由大多數人民作出了選擇,但國民黨和台灣方面顯然並不完全如是看。怎麼辦?只有留給未來、靠發展來解決問題,現階段則“擱置爭議”,共同發展。這既顯示大陸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族復興偉大前景的充分信心,也體現出正視現實、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與務實精神。顯然,這賦予雙方在統一前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政治關係”上的平等性基礎。對此,筆者幾年前曾作過這樣的描述:“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不僅是指兩岸在主權上、地理上、血緣上、文化上同屬於一個中國,同時也包含現階段分別存在於兩岸的政治現實以及台灣在國際社會一定範圍內代表中國的現實”。
 
  其次,上述有關兩岸“政治對立”的論斷,同時表明目前兩岸“尚未統一”的局面是雙方共同所造成,是雙方共同的責任,而非國民黨及其當局刻意不統一或者刻意追求分裂;也表明未來統一不是誰統掉誰、不是一方吃掉一方,而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共同締造一個完全統一的中國。由於雙方都承認“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承認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就蘊含了兩岸終將統一的目標;因而在走向統一的過程中,兩岸人民應該享有的權益都應該得到尊重,特別是台灣人民不應該由於“尚未統一”而受到懲罰,其參與國際活動的權益不應被剝奪。這顯示,協商解決台灣人民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在大陸並非一時拉攏性的權易之計,也非居高臨下的賜予。馬英九曾說,“台灣人民對於參與攸關民生福利的國際組織既是權利,也是人權”,“我們參與國際社會的程度機會等等,是台灣人民尊嚴的來源之一,很多人把這一點看得比其他一切來得重要”。對此,大陸認識到了,也開始關心到了。

  再次,從一般常理和自然屬性看,兩岸之間的根本區別,不是有無之分,而是大小之別。政治上的同時存在及其對發展道路的不同選擇,決定了雙方政治上的平等性;而地域人口及其影響等方面的大小懸殊,則決定了雙方平等前提下在相關領域事實上的不對稱性。基於中國人大一統的歷史傳統與國際法的一般原理,雙方共同同意維護法理上、主權上一個中國的基本格局。但是,對大陸而言,你即使大到0.9,也不能忽略另外的0.1,不能認為對方不存在;對台灣而言,即使你再強調客觀的存在性與不可或缺性,也不能毫無節制到要求完全的“兩個中國”。這兩個方面,任何一方將事情推向極端,其終點都將是戰爭;而戰爭對整個民族而言都將是不幸的。

  事實上,經過幾十年的鬥爭較量,雙方對自身的極限、對對方的底線都已經有了相當清楚的認識與瞭解。在當今國際法力所不逮的地方,中華傳統智慧恰恰可以發揮它獨到的功能。多年來,常有台灣朋友提到兩岸間的大小之辨,即“唯仁者為能以大事小,唯智者為能以小事大”。由於大陸在兩岸關係中處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大者相對而言承負著更大的道義責任,應該更主動地包容和體諒小的一方,“大者宜為下”。從2005年“胡四點”以來,大陸一系列方針政策越來越多地體現出這方面的思路與內容,前文所引范宏雲著作將之稱為“在實現兩岸統一方面推行仁政”;而台灣方面在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等活動中的相關作為,也可以說保持了必要的分寸與節制,馬英九也表示“我們對於國際組織的參與也應該反映新情勢,以順應世界潮流,不是為加入而加入、不是為突破而突破,更不是為了彰顯某種意識形態而去做無謂的衝撞”。只要雙方發揮智慧,小心呵護,兩岸關係前景樂觀可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