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望中國向世界保證不會威脅美及其盟國安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6 14:35:15  


 
  兩國政治關係的穩定對軍事關係無異於“強心劑”。甚至徐才厚訪美一事,也被寫進了7月份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聯合新聞稿》中。在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袁鵬研究員看來,“軍事關係如果不實現突破的話,兩國的關係老在低層次上徘徊,很難往前邁進。”

  11月份奧巴馬將開始就職總統後的首次訪華行程,美國《華盛頓郵報》曾報道中美軍事關係也是此次訪問的一個重要議題。而在此之前,中國中央軍委領導人自奧巴馬上台以來首次訪問美國。“這麼高級別的訪問肯定能對奧巴馬訪華產生影響。”牛新春說。

美國希望中國向全世界保證不會威脅美國及其盟國

  在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葛萊儀看來,徐才厚訪美將是一次探討彼此給予“戰略性保障(strategic reassurance)”的機會。所謂“戰略性保障”,用美國官方的權威解釋就是“我們已經準備好歡迎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登場,但中國自身也必須向全世界其他國家保證,它的發展不會威脅美國及美國的合作夥伴”。

  這也可以被理解為五角大樓高度重視解放軍高層領導人訪問的深層原因。蓋茨認為,由於中國軍事能力發展的“目標不明”,美方需要中方的說明。可問題在於,東道主在希望得到客人保證的同時是否也做好了向對方提供“戰略性保障”的思想準備呢?

  在迎接徐才厚訪美之前,美國新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暗示不會停止在中國管轄水域的軍事活動。他語氣不無強硬地指出,“美國已經在這片以海洋為主的地區活動了150年,我們無意做出改變。”

  而徐才厚訪美雖然被視為兩軍關係復甦的一個重要信號,但在專家看來,對台軍售對雙方戰略互信的傷害恐怕尚未“痊愈”,這種心理恢復要比單純形式上交流活動的恢復需要更長的時間。

  “reassurance這個詞有讓安心,讓放心的意思,但是美國怎麼讓中國放心呢?怎麼讓我們放心那些與其他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實質性軍事合作不是在遏制我們呢?”牛新春認為,有鑒於此,“戰略性保障”注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