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近一時期,山西省煤炭行業再次成為全國的焦點,但並非因為礦難。“煤老板手中將擁有3000億左右的補償金,這些熱錢將在全國掀起投資熱潮”之說甚囂塵上。更有甚者,有人預言“世上將無煤老板”。無論樓市、股市,還是各投資行業,無不借此題材炒作本行業將因此受益多少,紛紛以此為賣點吸引眼球。
北京青年報報道,一時間,山西煤礦主的囊中之物成為全國追蹤的“香餑餑”。事實到底如何?山西煤老板能否順利完成轉型?賠償款將去向何方?記者專程前往山西,對山西整合煤炭資源新政施行情況以及煤老板自身境遇進行了深度探訪……
目擊
煤老板:“靠山吃山”遭遇政策調整
山西人本已習慣了堵車,但最近突然不堵車了,反而讓他們有些“不習慣”。
-從前最堵路段如今罕有地暢通
原先,山西省的一級公路和高速路平日堵車現象極為嚴重,由於進入主要城市的路線基本都設有專門查處超載車輛的入口,每個過境的煤車都要經過檢查,致使所有通過的車輛經常面臨著動輒幾個甚至二十多個小時的等待。但目前,包括昔日最堵路段的太舊公路都罕有地暢通無阻,原因只有一個,由於山西省煤礦資源調整,迫使原先的2598個煤礦中很多處於調整以及停產狀態。外流的煤炭減少,出省的車輛遇到了近年來難得的“一路順風”。
當路面上不見了原來的煤灰鋪地,靠撿煤以解供暖問題的人們不再像從前一樣“收入”頗豐的時候,人們才發現,原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境遇正隨著國家礦產資源調整步伐的加快而逐漸遠去。
-拉煤車要等上一天才能拉出煤
記者在山西省呂梁、雁北、上黨地區走訪時了解到,很多煤車經過的村莊,人們想出了解決冬季供暖的招數:在煤車經過的地方挖一些小坑,車輛經過時撒落的煤塊足以讓好幾戶人家撿拾到“豐厚”的過冬儲備……
“在調整之前,每個礦的煤還沒挖出來,拉煤車已經排得整整齊齊,別說去外地,當地的用煤企業早就買走了。”在山西省長子縣,幾年來見慣車來車往的農民老孫告訴記者,當地的供電企業、焦炭企業以及各企業的需求使當地的煤炭來不及出礦就早已被瓜分一空。“以往連每村每戶的冬季用煤都由當地的煤老板免費供應,每戶大概平均每年4噸左右。這次的調整不知道我們還有沒有這樣的好處。”老孫一方面唏噓煤礦主的貢獻,一方面又為今後是否還有如此“待遇”感到擔憂。老孫擔憂的是,目前由於年產小於30萬噸的煤礦必須接受整合,大多處於停產狀態,以往冬季免費用煤的局面會不會因此而改變。雖然各級部門提出收購單位要解決以往小型煤礦遺留問題,但調整的交叉時期或許存在的紕漏依然會使很多人心存疑慮。事實也是如此,各個地區存在的小型煤礦目前都已停產,私營煤礦主正在尋找出路或其他投資方向,對於前景的擔憂勢必造成對以往義務的缺失。
由於煤炭企業調整,眾多私營煤礦處於停產狀態,國營煤礦擔負起產煤運煤的任務。記者在山西省長治縣看到,以往分散開來、專往各大煤礦運煤的大型貨車都已經在一些正常運營的煤礦門口扎堆排隊,為了安全起見,每次出煤只能有一輛拉煤車進入,因此,幾百輛的拉煤車甚至要等上一天才能拉出30至50噸的煤炭。
對話
煤老板: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根據相關政策,年產30萬噸以下的煤礦必須接受整合。早在幾年前,年產9萬噸以下煤礦已經被勒令退出行業。而2009年,國家有關部門一紙禁令,只有年產90萬噸的煤炭企業才能單獨成為主體並得以保留。坊間有消息傳出,國家會強行併購、兼並、整合小型煤礦,使資源性企業並歸國有,國家會補償被收購企業的損失,這也是被廣為“流傳”的“山西煤礦主將得到國家補償,資金不知流向何處”的來源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