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劉國深:澳台關係 不進則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09-12-19 00:35:05


 
  那麼,澳台關係在兩岸四地競爭格局中還有機會嗎?筆者認為,由於兩岸雙方政治上的分歧尚未從根本上得到化解,澳台關係的特殊地位還會繼續存在下去,澳門還會是兩岸四地互動中特殊的一方。兩岸政治關係新格局也使兩岸各方面交流交往的限制進一步松解,澳門與台灣的各方面交流交往環境也同樣得到改善,澳台關係還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發展空間。但兩岸新格局帶來的競爭現實也是非常殘酷的,如果澳門方面沒能倍加努力,澳台關係的特殊性可能越來越不重要了,澳台關係在兩岸四地關係中所占的份額將變得更低。澳門如果要繼續保持在兩岸關係中的份額,不能沉湎於過去的成績和已有的獨特優勢上,澳台關係必須根據兩岸政治關係新格局所展現出的特性,自主創新,創造政策優勢,創造社會、文化新活力,成為最積極努力的一方。

  劉國深教授也分析了澳台關係發展的出路。他表示:澳台關係在兩岸政治關係新格局中面臨重大挑戰已是公認的現實,但事在人為,如果不積極作為,任何一方守著先天的優越條件,同樣也會付之東流。澳門在危機中奮起自救,澳台關係將會有意想不到的發展成就,澳門的機會就在於自主創新。澳台經貿關係的基礎比較薄弱,經濟領域合作的潛力還很大,進一步擴大澳台經濟關係仍有許多文章可以做;在兩岸仲介平台方面,無論是民用航空的,還是政治性、事務性談判的,澳門還可以繼續為兩岸交流提供平台。不過,對於澳門來說,更重要的是澳門要為大陸、香港所不能為,這就要求澳門發揮政治上的靈活優勢,投入一定的資源,透過精密的創意策劃,使澳門成為兩岸文化、社會乃至政治融合的先行先試地區。

  在經濟層面,隨著兩岸簽署MOU和ECFA進程的加快,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啟動,澳門在經濟上的先行先試作用或許已不是那麼重要。但是,兩岸的最終完全統一,並非僅僅是經濟上的一體化,文化、教育、社會、法律以及政治上的融合共生也是重要的內涵。在文化方面,澳門是一個融合嶺南文化、閩南文化和葡萄牙文化等多元文化為一體的地方;台灣文化則是融合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為一體的多元文化體。澳台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僅將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而且還可以為兩岸文化的再融合及創新發展提供示範作用,引領兩岸文化關係發展的風潮。澳門是中國境內一個特殊的文化區域,如何提升澳門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使其成為兩岸四地文化交流中的強者,澳門還得從自身的建設入手,建立“澳門學”①或許可以使澳門成為正在尋求建立“台灣學”的台灣的重要的區域外合作夥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