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阿將成為第二個越南 反恐戰爭面臨艱難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2 15:13:37  


  中評社香港10月22日電/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這半年多來,在國內政策改革、外交和安全戰略調整等方面可算是大開大闔,使之贏得不少支持者的尊敬和期待,但也令他在多方強大壓力下、多種矛盾性戰略選擇中進退維穀。美國如何調整其阿富汗戰略,進而牽一發而動全身地觸動美國全球安全戰略調整,就是眼下奧巴馬政府面臨的外交-安全難題,而且可能進而演變為國內的社會-政治難題。

  猶豫在尷尬中恐慌在災難前

  中國青年報報道,本月初,駐阿美軍最高指揮官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在倫敦“擅自”闡述自己的“阿富汗戰略”,由此曝出美國總統與駐阿美軍統帥之間的深刻分歧,進一步展現了在阿富汗戰爭進行了8年後,美國越來越尷尬的境地——而且越來越可能滑入災難。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收場?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搞清楚幾個更根本的問題:為什麼要打?最終目標是什麼?達成這些目標的代價是什麼而且是否可以無限期、無限量地承擔下去?衡量這場戰爭之勝敗與對錯的標準是什麼?

  就在美國從政府到國會、從軍人到媒體都在激烈爭論之際,本月3日,駐阿美軍遭遇了奧巴馬上任以來最慘烈的戰鬥——8人陣亡,給這場至今無定論的爭辯如火上澆油般注入了多種強烈的情緒,其中最明顯的是恐慌。

  其實,這只是阿富汗戰爭8年來無數次殘酷戰鬥中的又一次。單在今年內,美軍就已陣亡236人。但美國民眾、議員、媒體最怕聽陣亡官兵數。50多年前的朝鮮戰爭、40多年前的越南戰爭、10多年前的索馬里之戰,如陰霾般再度盤旋在眾多美國人的心頭。

  “地緣政治遺產”是個“爛攤子”

  現在有不少人在說,阿富汗戰爭是小布什給奧巴馬留下的“爛攤子”。

  此說很有市場,畢竟此戰至今沒有達到“消滅恐怖分子”、“鏟除恐怖主義滋生土壤”的目的。當初一個月裡300多軍人就拿下喀布爾之後,為什麼打了8年卻10萬大軍都不夠用、不增兵4萬以上就可能徹底失敗?

  與此同時,不少美國政、軍、學界大腕則認為,這是小布什給美國留下的“地緣政治遺產”。因為這是一場為扼制恐怖主義源頭而“不得不進行的戰爭”。更為重要的是,阿富汗作為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歷來是世界各大勢力“群雄逐鹿”的焦點。不難想象,一個對美國唯命是從的“楔子”,對美國北遏俄羅斯、東防中國、西懾伊朗、南控印度洋有多大、多久的地緣戰略意義。

  小布什時期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國務卿賴斯有句名言:“如果你希望美國再次遭受‘9.11’,那就可以放棄阿富汗!”也許她還有一句沒明說:如果希望美國放棄全球霸主地位,那就放棄阿富汗!

  在美國各類精英看來,阿富汗對美國來說決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阿富汗戰略”決不是上屆美國政府盲目自大的衝動之舉,也決不是智庫或媒體茶餘飯後的談資就能決定其終極命運的,而是牽一發即動全身、影響美國全球安全戰略及世界安全格局的一個大戰略問題——尤其是在金融海嘯之後美國整體實力與影響力飽受質疑的今天。

  戰爭前景不外乎三種:最壞的、最有可能的、最理想的

  美國著名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昨天出台了一個分析報告,描繪了阿富汗戰爭的三種前景。

  “最壞的前景”是,阿富汗重返“9.11”前的原點,包括塔利班在內的各種“反叛組織”重獲對阿富汗的控制權,建立伊斯蘭酋長國,為跨國恐怖組織提供庇護。這不可避免地將導致阿富汗重陷內戰,使當地及周邊形勢更加動蕩並複雜化。當然,按照該中心的預計,這也是一種“最不可能”的前景。

  “最有可能的前景”是,奧巴馬謹慎地調整反恐行動,與阿富汗當地政府進行協調,美軍的任務限於為阿富汗培訓安全部隊;對定點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執行特別行動等。鑒於執行這種定點任務的難度較大,故失敗的可能性較高,從而導致這一場戰爭會被拖延——代價、結果及期限不明。

  “最理想的前景”是,美國及其盟友傾盡全力,動用全部資源,確保阿富汗主要人口聚居中心區域的安全,並發展出一支“有效的”安全部隊,最終“在阿富汗實現和平與民主”,美國及其盟友實現其最終戰略目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