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香港電子展規模取代美國 成世界第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8 09:13:13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秋季電子產品展(Hong Kong Electronics Fair Autumn Edition),參展商數目連年上升,今年更首度超越公認為全球最大、影響力最廣泛的拉斯維加斯電子展(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成為全球電子展新霸主。貿發局助理總裁葉澤恩表示,目前貿發局旗下8個主要展覽的規模已是亞洲最大,當中3個更是世界第一,貿發局未來目標將是把全部8個展覽會“做大做強”,朝發展成為世界最大型展覽會方向邁進。

  香港大公報報道,CES向執電子展牛耳,惟今年規模卻出現萎縮,參展商數目下跌一成至2700家;相反香港的秋季電子展則錄得2850家且超越CES,使不少市場人士大跌眼鏡。葉澤恩認為,CES一直是全球最大型的電子展,除有其歷史因素外,亦因美國本身是一個龐大市場所致。不過,由於金融海嘯美國受影響最深,所以今年初CES的參展商數目出現按年下跌10%情況,相反香港秋季電子展卻因中庭擴建增加了2萬平方米關係而不減反加,上升10%,在此消彼長下,秋季電子展便在參展商數目上一舉擊敗CES,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展。

  參展商數目首超CES

  據貿發局資料顯示,秋季電子展近年的參展商數目持續上升,二○○四年只有2029家,惟至今年已升至2850家,升幅為40.4%,如按年亦接近一成,反映秋季電子展越來越受到本港及海外買家歡迎。葉澤恩稱,論展覽面積秋季電子展難與CES比較,但卻能吸引更多參展商主因是市場環境已改變。他解釋,金融海嘯後,客戶的預算大為收縮,時間及資源都相當有限,最直接影響是減少出外參展,次數可能由過去一年多次變成一次,故只會選擇最大最好及最大效益的展覽會,這便為本港的秋季電子展覽帶來機會。

  對於秋季電子展越來越受到業界重視,葉澤恩認為原因有多項,當中除本港的環境、治安及政治穩定等因素外,地理上的優越影響亦很大。他指,香港位於亞洲中心,航空網絡完善,連接近200個主要城市,覆蓋世界一半人口,單單在亞洲不論到哪個城市都只在5個小時機程內,這是其他亞洲城市所沒有的交通優勢。另一方面,香港人效率高及靈活的性格,便利談生意,這些因素合在一起便能產生協同效應,吸引更多買家來港。

  葉澤恩又表示,推動展覽業的發展有三個主要因素,包括當地是否擁有生產基地、市場及城市品牌等,例如美國的成功是因為擁有龐大市場做後盾,瑞士及德國的成功則因為有很多出色品牌,而香港則得天獨厚在背靠祖國下,全部兼得。港商在內地設生產基地,同時內地亦為一個龐大內銷市場,至於品牌在港商多年經營下,至今已達逾30個,故此他覺得本港的展覽業未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貿發局8品牌亞洲之最

  貿發局目前有8個品牌已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展覽會,包括: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香港禮品及贈品展、香港鐘表展、香港玩具展、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香港家庭用品展及香港國際秋季燈飾展等,前三個更已是世界最大型展覽會。

  葉澤恩稱,在今年的秋季電子展中,錄得102個買家團合共7000人,當中31個團約2000人來自內地,反映這些公司都望能借香港展覽會的平台發展業務。其中,尤其是歐美買家最為熱切,因傳統的歐美市場受金融海嘯的衝擊最大,故他們亦望能打入亞洲市場尋找出路。

  葉澤恩強調,貿發局要在展覽會業務上“做大做強”並不是單單口號那麼簡單,主要是實際有此需要,因為那些參展公司或買家現時都趨向只選擇一個展覽會而已。

  香港電子業總會主席吳自豪表示,今年本港秋季電子展規模首次超過美國拉斯維加斯電子展,對本地電子企業有正面的推動作用。今年展覽吸引很多海外買家到場,宣傳工作充足,讓他們不但有機會認識本地電子業,亦可多了解內地業界的發展,大大協助在內地設廠的港商。至於第二季電子業訂單情況,他則指,本年第二季較第一季稍稍回好,惟仍然未恢復至二○○八年第二季的水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