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經濟學獎得主理論打破傳統 切合中國國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3 09:34:49  


10月12日圖表:兩名美國經濟學家同獲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評社香港10月13日電/美國學者奧斯特羅姆與威廉森一起獲得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奧斯特羅姆更成為自經濟學獎1969年開始頒發以來首位獲獎女性。

  明報報道,77歲的威廉森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斯(Douglass North),同屬“新制度經濟學”(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他更是這學派的命名者。威廉森被譽為重新發現“高斯定理”的人,在他推動下,高斯(Ronald Coase)的交易費用學說,成為現代經濟學中異軍突起的一派。NIE學派的啟蒙者高斯本人榮獲199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後諾斯也同樣獲此殊榮,不僅肯定了NIE學派的地位,亦顯示了當代經濟學與其他社會科學學科交匯融合的生命力。

  所謂新制度經濟學派,是從制度的角度來解釋經濟興衰及變遷,因此更能照顧到經濟變動中的政治、社會及歷史因素,而不僅僅局限於純經濟層面。威廉森專研經濟治理的問題,他的研究指出,市場和包括公司在內的層級組織,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市場結構的缺陷,在於經常出現爭議和分歧,公司結構的缺陷在於權力雖可減少爭議,但會被濫用。競爭性市場運作相對更好,這是因為買賣雙方如果產生分歧,可以轉向其他交易對象。但是,如果市場競爭受到限制,公司作為一種結構,能比市場更好地解決利益衝突。

  東吳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鄭政秉稱,許多現代公司治理出問題,威廉森從制度、治理角度看經濟,其理論將更受重視。鄭政秉解釋,主流經濟學主要看市場與價格,但金融危機後促使各界開始重視風險及危機管理,威廉森的學派相信將受到重視。

  倡規管大企業濫權 反對限規模

  金融海嘯暴露了企業治理的問題,例如不少企業濫發花紅變相鼓勵員工無視風險,便被視為金融海嘯一大成因。威廉森的理論認為,大型私人企業之所以存在,基本原因是它們有效率,它們對僱主、員工、供應商及消費者的好處大於其他制度安排,若這些企業失效,其存在便值得置疑。威廉森表示,大型企業會濫用其權力,例如做政治游說或作出違反競爭的行為,但他相信處理方法應是直接規管這類行為,而不應限制企業規模。

  奧斯特羅姆理論切合內地國情

  公共資源的分配,過往一直被認為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便徹底私有化,依靠經濟學巨匠亞當史密斯所主張的市場無形之手去解決;要麼便依靠中央集權,由政府來分配。然而不少學者都指出,市場追逐自利的原則,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可是交由政府管理,又往往會出現信息不夠流通、有欠效率等失效問題。相對於這種市場—政府二元對立的觀點,奧斯特羅姆從博弈論的角度,提出了第三條路,這對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改革別具意義,這亦解釋了為何奧斯特羅姆理論在中國備受重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