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國民兩黨競爭 彷彿又回到原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8 07:55:34  


如果年底選舉被視為是對馬政府的公投,選情確實不樂觀。
  中評社台北10月8日電/短短才一年半的時間,國民黨從拿下接近四分之三“國會”席次的狂勝,急轉成今日地方派系分崩離析、執政縣市長擁兵自重的景況。要解釋這樣的落差,最直接的答案,當然可以直指國民黨傳統樁腳派系分贓不均,因而群起造反;但方便的答案,卻未必正確,真正關鍵的因素,還是“中央”執政出了問題,向來善於觀察方向的派系樁腳,只不過是趁機造反。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雲林縣“立委”補選結果,就是派系決定論的反證,藍營二位候選人的票數加起來,還比民進黨得票少了二萬票,這是民心已失的一種表徵;就以日本最近的例子來看,自民黨二○○五年靠著小泉的魅力,在眾院拿下超過三分之二的二九六席,但是,隨著自民黨執政的無能及弊端不斷,今年八月的大選,就掉了一百七十七席,其中不乏長期在地方扎根的自民黨的老將,民主黨當選人中,更不少是地方新面孔,足見“中央”施政才是關鍵因素。 

  同樣的,從二○○五縣市長選舉、二○○八“總統”大選、“立委”選舉來看,國民黨這幾次大勝,最主要的原因是陳水扁施政不佳,民眾對馬英九有非常高的期待;相對的,目前的狀況是,陳水扁貪腐的不利因素已逐漸邊緣化,而馬英九卻因施政不利、民調低迷,在這個狀況下,如果年底選舉被視為是對馬政府的公投,選情確實不樂觀。 

  但即使國民黨年底縣市長大敗,就代表民進黨走向勝利之路了嗎?民進黨在雲林縣“立委”補選大勝,究竟是一次性的事件,還是一葉知秋,民意的板塊流動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連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也不敢如此樂觀,我們認為,蔡英文的審慎,並非沒有道理。 

  畢竟,國、民兩黨的派系性質容或有不同,但是,民進黨的派系惡鬥陰影,絕對不下於國民黨。還記得上次“立委”選舉,排藍民調成為黨內廝殺的工具;更令人記憶猶新的,莫過於二○○八“總統”大選的天王纏鬥。過去一段時間,民進黨士氣低迷,黨內戰將怯戰,因此還可能聽命於蔡英文的“團結”號令,但是現在情勢稍有好轉,民進黨天王個個躍躍欲試,誰知道未來情勢一片大好時,民進黨天王不會又重複過去的惡鬥自毀模式。 

  但派系尚不是民進黨最大的問題,對任何有心執政的政黨而言,最重要的永遠是民心,因此,如果馬政府施政失去民心,民進黨得到民心了嗎?或者換民進黨的語言來說,民進黨是否已找回讓人民感動的力量?事實上,即使民進黨年底在執政縣市外,又拿回宜蘭、南投,則不過是拿回民進黨的基本盤,離最後的勝利還有一大段距離。 

  因為,經過民進黨八年執政後,南部、鄉村本來就是基本盤,但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長期趨勢,則是民進黨在都市地區的淪陷,十年前民進黨攻城略地,獨力拿下台北縣、桃園縣、台中市,但是,二○○八年“總統”大選時,民進黨在這幾個縣市的得票率,都退守到三成左右,這些都會都不是傳統的地方派系能夠掌握的,因此,民進黨在這幾個都會失守,不能推給地方派系,相反的,民進黨的政策主張,能否得到都市中間選民的支持,才是關鍵。 

  就像任何民主國家不會有永遠的贏家政黨一樣,台灣的朝野賽局,現在又回到比較均衡的情勢,沒有人可以通吃,兩黨各有優勢也各有弱點,國民黨要挽回頹勢,領導人必須拿出決心及手腕,在處理派系牽制的同時,繼續推動改革。 

  同樣的,民進黨初嘗勝利滋味後,則更須用心推出可行的政策,而不是只在意識形態爭議上打轉,民進黨要切記的是,離執政愈近,選民審核的標準一定會更嚴格。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