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由媽祖信俗申報非遺成功得到的有益啟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5 14:20:33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在十三億中國人民歡慶新中國甲子華誕之際,國際社會也送上了一份厚禮:九月三十日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等二十二個中國申報項目,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在這二十二個中國項目中最具特殊意義的,是“媽祖信俗”。因為這是首宗由兩岸相關團體、人士共同推動的“申非遺”項目,而且“媽祖信俗”的“申非遺”成功,有利於進一步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強化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意識,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至是國家和平統一大業,具有特殊的作用。

  實際上,媽祖信俗不但是海峽兩岸的重要信俗,更是台灣地區民間信仰中最大的一種信仰,共有一千六百多萬媽祖信眾,佔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而且,大部份媽祖宮廟是位於台灣地區的中南部,是當地漁農民的精神寄托,在眾善男信女的心目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台灣“內政部”登記的媽祖廟達七百多家,幾乎無處不有。自兩岸開放交流以來,到大陸湄洲媽祖廟進春的台灣媽祖信徒,已近千萬人次。值得注意的是,媽祖原先是一位航海女神,早期從大陸移居台灣的先民們,正是為了安全橫渡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把媽祖神像帶在身上,以作庇護,從而將媽祖信仰傳播到全島各地。這正是凸顯了台灣地區的所“本省人”,其實其先後就是來自祖國大陸。媽祖信俗更是證明了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因此,媽祖信仰對於提醒台灣信眾們不要忘記自己的根是來自祖國大陸,有著十分正面的意義。

  由此,大陸有關部門在籌劃將“媽祖信俗”申請“非遺”的過程中,受到了台灣相關團體、人士的高度關注,並熱誠協助。今年五月十六日,台灣媽祖聯誼會會長、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和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等台灣各媽祖宮廟的董事長、主委以及信眾代表,從台中港直航到福建湄州的媽祖祖廟參加了隆重的祭祀大典,在祭祀媽祖祈福大典後又簽名支持“媽祖信俗”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返台後,也發動台灣地區的媽祖信徒聯署,使“媽祖信俗”得以連闖三關,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奠定了雄厚的群眾基礎。

  因此,當“媽祖信俗”被列入“非遺”的消息傳來後,兩岸各界興奮不已,紛紛表示祝賀。鄭銘坤指出,這是兩岸共同努力所獲得的成功,是兩岸廣大媽祖信眾的共同大喜事。媽祖文化包括媽祖信俗是中華優秀文化中的組成部分,是兩岸共同的寶貴財富。媽祖信俗千百年來為百姓所崇拜而傳承至今,尤其是台灣民眾普遍信仰媽祖,不僅是出於祈福消災,也是尋根謁祖、民族精神的傳承,很多人都把到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當作一生最大的心願。台灣媽祖聯誼會每年都組織上百個宮廟、組織數萬島內信眾,通過海上直航或其他方式到湄洲祖廟進香。在兩岸民間交流交往中,媽祖文化以其民間信仰的強大凝聚力,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表示,作為“媽祖信俗”申報“世遺”的支持者、參與者之一,作為台灣媽祖聯誼會的負責人,今後要繼續崇奉和頌揚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全方位地推動兩岸媽祖文化交流交往和經貿合作,共創雙贏的光明未來。 

   這確是一個深入推動兩岸民間交流的好時機,也是滿足台灣人民“走向國際”的一個好模式。在國慶/中秋假期過後,相關部門應集中精力研究,如何擴大“媽祖信俗”被列入“非遺名錄”的影響,推動更多更廣闊的兩岸媽祖信俗交流活動。比如,邀集兩岸媽祖宮會代表聯合舉行慶賀活動,製作相關特輯,並組織內地一些文藝團體,如南京軍區文工團的大型舞劇《媽祖》等,到台灣演出以示慶賀,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信念更深入人心。

  由以大陸主導、兩岸人民共同參與的“媽祖信俗申報非遺”成功,使我們想到了,比“非遺”更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也可由大陸主導、兩岸共同參與申報。一方面,可滿足到台灣人民極為盼望能擁有“世遺”項目的熱切心願;另一方面,也可藉此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信念,抵制“文化台獨”。實際上,台灣地區有申報“世遺”的強烈意願 ,台灣“行政院文建會”自二零零二年起,每年都舉行一系列的文化論壇“世界遺產系列講座”,邀請相關專業人員及學者專家發表研究報告或論文,甄選台灣地區可以申報“世界遺產”的項目。“文建會”每年還隆而重之地將當年的研究成果印製成精美的專輯,寄發各研究單位,當然也寄發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世界遺產委員會。然而,連“文建會”自己也知道,台灣地區並非是聯合國的成員,無法直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申報“世界遺產”。為此,有台灣學者受到韓國以“端午節”搶注“非物質文化世界遺產”的刺激,提出應將“媽祖”作為申報“非遺”項目,並建議與大陸一同申報。現在,經兩岸共同努力,“媽祖信俗”終申報“非遺”成功。受此啟發,我們何不思考從台灣“文建會”已甄選出十二處可以申報“世遺”的“潛力點名單”中,挑選其中的可與大陸、香港也有的項目,“打包”捆綁在一起申報“世遺”,既滿足台灣同胞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合理願望,又能凸顯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為我國的國家統一大業服務的大事,而且也可使台灣地區和香港特區脫離“世界遺產空白點”。

  實際上,海峽兩岸合作“申遺”,可為落實執行胡錦濤總書記“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的指示,提供一個好機會。中央政府相關部門,如國台辦、文化部、建設部、文物管理局等,宜聯合作出聲明,支持台灣地區的十二個“潛力點”的“申遺”意願,並宣佈中央政府將會以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國的身份,協助台灣有關方面的“申遺”工作,正式向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申遺”報告。由於由中央政府出面申報“世界遺產”,成功機會較高。倘能成功,就不但可滿足到台灣民眾“參與國際事務”的意願,而且也將在台灣民眾的心中產生“台灣是中國一部份”、“台灣走向世界只有由中國大陸出面才可成功”的意識,有利於遏止“文化台獨”。

  其中最有意義的,當屬將大陸、台灣、香港、澳門的孫中山先生遺跡捆綁起來,以《孫中山紀念建築》等為題,整體“打包”,進行“申遺”。全世界人民都樂見海峽局勢緩和,樂見兩岸執政黨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這將為紛亂的世界局勢,提供一個和平解決各類紛爭的範例。因此,將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建築物“打包申遺”,既有利於促進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也有助於推動世界和平。另外,也可將大陸廈門和台灣金門的“炮戰遺跡”捆綁起來,以“廈門和平公園”的名義,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倘能成功,也是彰顯了中國人民為爭取區域和平所取得成就的力量象徵,對於保護世界和平及區域穩定,具有高度的政治意義。還有,還可將將台灣的“澎湖玄武岩”地質景觀,和香港特區東海岸的玄武岩景觀,與大陸漳州的玄武岩景觀“綁捆”起來進行申報,應可凸顯祖國大陸和台灣、香港地脈相連,同屬一個中國,而且也可使台灣地區和香港特區脫離“世界遺產空白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