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媒驚呼:大陸跨向太空 更高端武器未現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4 10:34:09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盛大閱兵式,圖為長劍10巡航導彈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中評社台北10月4日電/大陸10月1日大閱兵的武器裝備展示,島內各方解讀不同。台灣《聯合報》報道稱,事實上,十多年來,大陸的國防戰略布局已從“沿岸”跨足到“近海”,乃至亞丁灣的“遠海”,甚至到外太空,儼然形成“藍色國防戰略”。

  報道稱,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大陸採取“大兵團作戰”,透過龐大的人海戰術,威懾敵人,解放軍約有550多萬人。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的冷戰時期,解放軍人數擴充到最高峰的600多萬。

  文章說,歷經國際關係急遽轉折,及考量國家利益需求,大陸認知到,“大兵團作戰”已不符合當前的戰爭需求;加上恐怖主義成為當前國際積極打擊的目標,如何建立一支短小精悍的部隊,成為近年大陸國防戰略主軸。為此,大陸裁減兵員到230萬,陸軍逐步把部隊編制成“小型化、模塊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發展。

  大陸陸軍的精簡化,也受到國家利益“全球化”影響,大陸的國防戰略,由過去單純的陸軍國土防禦型戰略,開始轉向由海軍、陸軍共同擔綱國土、海洋全面、全方位的“攻防型戰略”;逐漸建立起以海軍為主的國家安全防禦戰略,將單純的國土防禦,推進到海洋。

  大陸《當代海軍》雜誌副主編劉江平表示,原本在大陸根深柢固的“黃色國防觀”(國土防禦),將逐步被以海洋、天空和太空為背景的“藍色國防觀”所取代。隨著大陸海外利益的全球化,大陸海軍維護國家利益的半徑,正由“黃水”(近海防禦)向藍水(遠洋)拓展。

  《兵器戰術》雜誌總編輯劉文孝認為,這次閱兵展出的野戰餐車、加油車和醫護車,顯示大陸十分重視後勤裝備,“戰爭概念”超過台灣;台灣一直以來,都只買攻擊作戰武器,不注重後勤裝備;看看大陸,可以有更多反思。

  報道還稱,大陸國慶大閱兵,一些“已聞樓梯響”、卻始終未見廬山真面目的高端武器並未展出。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