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國慶閱兵彰顯“亦硬亦軟”戰略精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2 10:14:54  


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大會於10月1日10時在北京舉行。這是三軍女兵方隊。
  中評社香港10月2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新中國成立甲子華誕,北京舉行盛大閱兵和群眾遊行,展現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顯著成就。尤其是在大閱兵中展示了不少國產新式武器,據說有部分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使中國繼成為軍事大國之後,也步入了國防裝備大國的行列。而另一方面,國家主席胡錦濤在首都各界慶祝國慶六十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一連講了八個“和平”,包括“推動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將堅定不移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繼續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維護世界和平再立新功”等。

  此顯示,中國將繼續執行胡錦濤所創造的“一手硬,一手軟”戰略,在爭取和平發展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而加強國防建設正是為了保證和平發展願景能夠順利實現。

  實際上,六十年來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只有追求和平發展的良好意願,沒有保衛和平的手段,是難以得到和平及發展和平的,甚至是已經存在的和平局面也將會被毀破。新中國剛建立時,全中國人民本來一心一意要放在經濟建設之上,治療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與全世界人民一道維護人類和平。但美帝國主義者卻藉著朝鮮戰爭,假借聯合國之手,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中國的和平及建設。中國人民不信邪,不怕鬼,派出志願軍迎頭痛擊所謂聯合國軍,終迫使美帝在停戰協議上簽字。這就是中國人的“以戰止戰”、“以戰爭保衛和平”之道。此後中國的幾次涉外戰爭,包括中印邊界保衛戰,中蘇珍寶島之戰,南、西沙群島之戰,以及中越邊界保衛戰等,均是如此。

  試想,如果不是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的綜合國力大為提高,國防科技也有長足的進展,擁有能夠“以戰止戰”的實力和能力,正在覬覦中國周邊海、陸域豐富自然資源的大罷、小霸早就明搶暗掠了。因此,中國發展先進武器,是為了保衛國防,保衛和平,而不是要威脅別人。其實,據一些軍事專家指出,昨日的大閱兵,仍有一些類端武器未有展示出來,包括兩類型洲際飛彈──“東風四一”及“潛射巨浪──二型”。估計是因為只需要展示昨日參加閱兵的武器,就足以達到震懾的作用,因而有所“保留”,以免徒俾好事之徙吱吱喳喳,又製造甚麼“中國威脅論”。

  其實,即使如此,既要企圖推動實現其“台獨黨綱”,又擔心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武力懲“獨”的民進黨,昨日就感到渾身不舒服,其發言人趙天麟就專門舉行記者會,聲稱對大陸舉辦閱兵“令人遺憾”,胡說什麼這將“增加區域的威脅與世界安全的不穩定”,還指責台灣部份媒體二十四小時不停地轉播大陸閱兵的實況。

  很奇怪,陳水扁聲稱自己是“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總統”,台灣亦是美國的領土,要求美國美國顯然是台灣的征服者,擁有佔領權。為此,美國應負起佔領台灣的義務,啟動在台灣仍有效的美國軍事法庭,對他所涉案件重新審判這樣的出賣民族利益以至是國家利益的醜事,民進黨不說一句“遺憾”,但對大陸閱兵,卻在指手劃腳。

  民進黨有甚麼好“遺憾”的?中國發展先進武器,首先是了保衛國防,而保衛和鞏固國防,這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應有之義,而且還是主要國務之一。而民進黨卻暗示大陸閱兵“威脅”台灣,那就未免自抬身價了。

  即使進一步來說,大陸閱兵硬有震懾“台獨”之意,那就只能說明,如果不是解放軍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台獨”勢力會埋怨陳水扁在其任內始終不敢宣佈“台獨立建國嗎?這又進一步確定,“一手硬,一手軟”的戰略,是正確的,是能互相促進的。

  但中國的戰略底線仍將是以“和平發展”為主。在兩岸關係上,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推動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這一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而奮鬥。在國際事務上,也是“堅定不移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繼續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推動建設持久和平”。這兩個“始終堅持”,構成了和平發展的戰略,與在國內推動“和諧社會”,都是突出了一個“和”子。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