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兩岸良善互動不該被惡意挑動所破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26 09:48:53  


  中評社台北9月26日電/中國時報26日社論說,台灣執政當局已政策決定拒絕熱比婭訪台。我們雖肯定此一決定,但也擔憂此一議題接下來會不會在台灣朝野與兩岸之間,掀起另一波的紛擾與爭議。特別是月前因為達賴訪台所釀成的衝擊,好不容易才在各方自制與智慧的處理下,直到最近才逐漸平復,如今又見部分綠營人士不斷熱炒熱比婭議題,一個新的爭議與紛擾似已在醞釀中,確實令人感到萬分的遺憾! 

  社論說,二次政黨輪替後,停滯長達十多年的兩岸僵局終見舒緩,過去一年多在兩岸當局的共同努力下,許多過往想不到、做不到的事幾乎都實現了。最起碼今天兩岸通航了,觀光啟動了,外交休兵了,更多對話協商的議程,也正在次第展開了,兩岸民間透過各項交流,也逐漸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了。這樣的趨勢,不僅符合大多數民眾的利益與福祉,也是去年大選主流民意所要的結果,不是嗎?畢竟此時此刻應該不會還有人期待要走回頭路,重回那個零和對立、甚至兵戎相見的年代吧? 

  沒有錯,當下兩岸互動的步伐,究竟是走得太快還是太慢,各方都有仁智互見的討論空間,但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兩岸未來不論怎麼互動,終究是要朝著更多的相互尊重、更多的友善互惠、更多的將心比心、甚至更多的和解互助之大方向前進,只要這個信念不變,任何誤會都可以化解、任何猜忌都可以澄清,任何難題也都可以克服,不是嗎? 

  過去一年多來,兩岸當局對台海和解所付出努力,不僅為亞太區域穩定提供保證,更讓東亞多邊經濟的互動,有邁向更大的合作與整合的可能,台灣更是有機會在其間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這項成就相較於尚處高度不確定性的朝鮮半島,對比相當明顯。也因此一直以來都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周邊國家所稱許,這個得來不易的成果,是應該要善加珍惜的。

  然而不諱言說,那怕是再樂觀的前景,再友善的氛圍,也都存有它的脆弱性。如果有些人就是不樂見兩岸目前的友善氛圍,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見縫插針,就是致力以激怒對方的情緒為職志,只要在任何一點上挑弄成功,一個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兩岸關係,很可能就在旦夕間又倒回原點 。譬如說明明知道對方敏感的神經在那裡,卻又刻意的去挑動它、刺激它,擺明的就是要挑起對方怒意,再收割釀成衝突後的政治利益。這種心態圖著究竟是台灣利益,還是黨派利益呢? 

  這次綠營人士邀訪熱比婭的舉動,讓人感覺就是抱著這樣的惡意動機。月前邀訪達賴最起碼還打著人道、宗教的旗號,這回連形式包裝都省了,目的就是藉著邀訪熱比婭,一方面將馬政府推向進退兩難的困局,另一方面則是伺機激化兩岸關係。馬政府若是不讓熱比婭訪台,就立即扣他個違反人權、討好北京的大帽子,在台灣起碼可以熱炒好一陣子;馬政府若是批准熱比婭訪台,並因此激起北京負面反應,那又正好可以將激化兩岸對立的責任,全推到馬政府身上,這可說是一個成本低廉,又穩賺不賠的政治操作。

  問題是,如果這個議題的政治動機是這般明顯,預期達到的政治目的又是全無掩飾,受衝擊的各方又何必非得要跟著起舞,非得要照著主事者編好的劇本演呢?同樣的問題我們也期待民進黨好好思考:一個還有意尋求執政機會的政黨,智慧權謀全用在打造自己成為一個「麻煩製造者」的形象上,真是個聰明之舉嗎? 

  無論如何,兩岸關係不論過往曾如何風風雨雨,如今它正朝著一個符合最大多數人利益與福祉的方向走, 這其間兩岸間不是沒有歧見,雙方尚待解決的難題也還有很多,但終究這都是可以透過協商與對話加以解決的,不該也不必因為少數人的惡意操作,就讓剛剛經營出來的良善氛圍,旦夕間陷入危局,這是必須顧全大局的決策者,最起碼該有的政治智慧吧!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