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旨在為戰後佈局
在決定涉足遠東戰事時,蘇聯領導人著重考慮的是地緣因素,考慮到了戰後蘇聯可能面臨的嚴重威脅。尤其令史達林擔心的是,蘇聯戰後在東亞特別是在中國,有可能被邊緣化,美國很可能在這一廣大地區取得主導地位。蘇聯通過情報機關很可能知道,羅斯福與蔣介石在開羅會議期間舉行過秘密會談。
羅斯福希望美中在戰後結成軍事同盟,這一建議得到了蔣介石的熱烈響應。這樣一來,美國就可以在中國,包括蘇聯邊界,隨意設立美國軍事基地,旅順口和其他戰略要地也將落入美軍之手,朝鮮半島會被美中軍隊共同佔領。
從本國利益出發,蔣介石要美國幫助將外蒙古收回中國,羅斯福當即同意就此事與蘇聯進行談判。
羅斯福去世後,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的關係開始明顯降溫,“冷戰”的第一場風霜早早就讓人感到了寒意。蘇聯領導人清楚,如果美軍單方面進入中國,那麼對該國共產主義力量是一個滅頂之災,邊界那端就會冒出一個仇視蘇聯的親美政權。雖然史達林避免公開支援中國共產黨,但事實上他已把寶押在了中共領袖毛澤東身上。
蘇聯在遠東地區參戰,不僅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失敗,也為蘇聯在東亞的軍事戰略和地緣政治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後,世界形勢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日本與美國締結軍事同盟,都證實了史達林的擔憂和推斷。 |